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生活小常識>生活常識>

節假日聚會喝酒需注意|健康飲酒每天飲酒量不超過20克酒精

生活常識 閲讀(5.69K)

每逢重大節日,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喝上兩杯似乎在所難免。但是盡興之餘,根據研究,目前酒精性肝病主要包括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硬化。資料顯示,酒精性肝病發病率約佔新發肝硬化總數的60%,其中80%的患者在40歲左右,尤其是每年春節前後都是酒精性肝病就診的高峯期。喝多少酒、如何喝酒才能不傷肝臟?另外,藥物肝在我國肝病中排行第三,45%由往往被認為“毒副作用較小的”中藥引起。老人家體內機能減退,服用藥物也較年輕人多,更容易導致藥物性肝損害。應如何預防藥物肝?

節假日聚會喝酒需注意 健康飲酒每天飲酒量不超過20克酒精

節假日聚會喝酒需注意:健康飲酒每天飲酒量不超過20克酒精

一次過量飲酒肝損害==一次急性肝炎

飲酒時,攝入體內的乙醇95%以上在肝內分解代謝並氧化為乙醛,乙醛對肝細胞有明顯的毒性作用,能使肝臟代謝發生障礙,導致肝細胞變性壞死及纖維化,甚至更為嚴重的後果。應酬多的人大多會有這樣的體驗:前一天晚上喝多了,第二天都覺得非常疲勞。第二天會感到疲勞,其實這時,你的肝臟已經受到傷害了,但往往很少有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假如再次在短期內飲酒,肝臟會持續不斷地受到傷害,導致酒精性肝炎的臨牀發病。“一次過量飲酒就相當於一次急性肝炎的肝損害。連日過量飲酒對肝臟的傷害則更大,如果因此導致症狀明顯的酒精性肝炎或肝病復發,即使經過救治很快恢復,其所造成的肝損害也已無法逆轉,多數患者從此便埋下了肝硬化、肝癌的禍根。”

據統計,因酒精引起慢性肝病後,5年內有12%~25%的患者會出現肝硬化,而一旦出現肝硬化,5年內發生肝癌和肝衰竭的概率分別為6%~15%、20%~30%,絕對不是“小兒科”。

健康飲酒:每天攝入酒精不超20克

一般而言,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如乙肝或丙肝患者不能飲酒,因為病毒加酒精兩種因素會疊加損害肝臟。而有些人覺得,自己平時體檢時,肝功能均正常,身體也不錯,喝多點也沒問題。這種想法非常錯誤,由於酒精對肝臟的損害非常隱匿,許多人到了臨牀發現症狀時為時已晚。

一半以上東方人體內缺乏分解酒精所必需的一種酵素,因此酒精對肝臟的傷害也更大,是肝病的最大幫兇。“尤其是女性,女性體內分解酒精的酶一般不太活躍,酒精代謝較慢,有的女性經常喝酒,可能酶的活力稍微強些,喝酒不太容易醉。但實際上只是身體裏一部分酒精分解了,還有一部分累積在體內,損害肝臟。”

在節日期間的聚餐交往中,飲酒常常是難以避免的。某權威協會的飲酒指南指出,健康飲酒指每天飲酒量不超過20克酒精,過量飲酒指男性每天飲酒量超過40克酒精,女性超過20克酒精。人體肝臟每天能代謝的酒精約為每千克體重1克,一個60千克體重的人每天允許攝入的最大酒精量應在60克以下,低於60千克體重者應相應減少,最好掌握在45克左右。換算成各種成品酒應為:60度白酒50克、啤酒1千克、威士忌250毫升。紅葡萄酒裏所含多酚類物質的原花青素,具有抗氧化及軟化血管作用,但需要每天1公斤的紅酒才起效果,建議紅酒以每天2至3小杯為佳。>>> 怎樣喝酒不醉?教你喝酒千杯不醉的方法


鹹魚香腸臘肉切忌下酒

預防酒精導致的肝臟損傷,就應該戒酒或嚴格控制飲酒量,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適當選吃“食性寒涼”食品,如黃瓜、冬瓜、苦瓜、豆芽等;保持好心情與好體力,選擇合適的體育運動,“酒量與體力有些關係,有時候出出汗,酒精就可以從皮膚代謝出去。”

如果飲酒不可避免,為使酒精對肝臟的損害降至最低,在飲酒時要注意酒的品種、佐菜合理搭配。切忌空腹飲酒和只喝酒不吃飯,飲酒前食用一些肉類或牛奶,可以延緩酒精吸收,減輕其對肝臟的危害。切忌用鹹魚、香腸、臘肉下酒,因為此類薰臘食品含有大量色素與亞硝胺,與酒精發生反應,對肝臟傷害更大,也更容易發生肝癌。飲酒時的最佳佐菜當推高蛋白、富含蛋氨酸和膽鹼及維生素的食品,如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喝酒品種上首選質量上乘的紅葡萄酒,不要同時食用汽水或蘇打水,“有的人喜歡把紅酒里加雪碧混着喝,但汽水裏的碳酸鹽、氣泡會加速酒精的吸收,更容易讓人醉。”

另外,醉酒了,咖啡及濃茶雖有清醒作用,但也可以利尿導致失水,並可加重心臟負擔,最好還是喝清水醒酒,加快新陳代謝。

吃藥不當,無肝病的健康人也可發生藥物肝

“藥物是治病救人的重要工具,但正如俗語所説‘是藥三分毒’,幾乎所有藥物均有一定毒性,肝臟是人體藥物聚集、轉化、代謝最重要的器官,很容易受到藥物的損害。”輕者停藥後可自行恢復,重者可能危及生命。藥物肝可發生在原來就有肝病的患者身上,也可發生在沒有肝病的健康人身上;可發生在藥物超量或長期使用時,由藥物直接毒性引起,也可發生在正常用量情況下,因機體對藥物的過敏反應所致。

按病程長短,藥物肝可分為急性(6個月內消退)及慢性(超過6個月) 兩類,急性肝損傷佔病例數的9O%以上,其中少數患者發生肝衰竭,危及生命;慢性肝損傷病情一般較輕。按臨牀表現,藥物肝可分為肝炎型、膽汁淤積型及混合型三種類型。

藥物肝發生率近年明顯增高,在我國肝病中,僅次於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排行第三位,但由於其臨牀表現較隱匿,常常不被發現。研究表明,一般人羣裏,一成肝病由藥物性肝損害引起,但老年人由於體內機能減退,更容易導致藥物性肝損害,50歲以上肝病人羣,藥物性肝損害的比例佔到四成。因此,老年人應特別注意用藥安全。

45%的藥物肝由中藥引起

哪些藥可引起肝損傷?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的中西藥物及保健品超過30000種,明確可以引起藥物肝的有1000多種。據統計,西藥導致者約佔病例數的55%,常見易引起肝損害的西藥先後排序為:抗生素、降血糖藥、抗甲亢藥、解熱鎮痛藥(用於抗風濕、感冒、頭痛等)、抗結核藥、鎮靜藥、抗腫瘤藥、心血管藥等。

而民間認為中草藥(中成藥)和保健品毒性小的觀點,其實有誤,因為藥物性肝損傷病例中,約45%是由中藥引起,涉及的中草藥達幾十種,常見如雷公藤、苦楝子、千里光、蒼耳子、麻黃、金不換、貫眾等,許多中成藥也含有相關成分。

對藥物肝要理性對待,不要因噎廢食,因害怕肝損害而不接受必須的治療,同時,預防是關鍵。不要隨意用藥,使用正規藥,用藥前看説明書,避免大劑量、長時間用藥,減少多藥並用。根據對30例致命性藥物肝的中藥種類的調查,23例致死性中藥製劑藥名不詳或為“保健藥”,一些中成藥或保健食品中也會摻加化學藥品。所以在購買、服用中成藥和保健食品時應該注意。另外,有過敏體質者,需倍加謹慎,診病時告知醫師;已有肝病的患者、老年人及兒童應儘量避免使用有肝毒性的藥物,因老年人體內機能減退,兒童發育未成熟,更容易導致藥物肝,如必須使用肝毒性藥物也需減量。用藥期間注意不良反應,如感不適或有異常症狀、體徵,懷疑和用藥相關,馬上停藥,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