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養生>健康養生>

心肌缺血|患病具體類型及其日常調理

健康養生 閲讀(1.76W)

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心肌缺血在我國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心肌缺血多發生在40歲以後,平均患病率約為6.49%心肌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心肌缺血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及時發現,並給以及早的診斷與治療。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心肌缺血的五大類型:

心肌缺血 患病具體類型及其日常調理

一、隱匿型冠心病

是指無臨牀症狀,但有心肌缺血客觀證據(心電圖典型缺血性ST段改變、心肌血流灌注減少等)的冠心病。近年來大量的研究發現,大約25%~50%的急性猝死者中,生前無心絞痛發作史,但近90%的屍檢中,發現這些人均有嚴重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即使在已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中,也仍有30%的病人沒有症狀。

無症狀心肌缺血可發生在不同類型的心絞痛中,患者經治療後症狀消失但仍有心肌缺血存在,這是預後不良的重要指標。此類型患者也可能突然轉為心肌梗死,亦可能逐漸演變為心肌纖維化出現心臟增大,發生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個別患者亦可能猝死。

心肌缺血 患病具體類型及其日常調理 第2張

二、心絞痛型

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引起的臨牀綜合徵其特點為陣發性的前胸壓榨樣疼痛感覺,可放射到左上肢,常發生於勞力、受寒、情緒激動、飽食等時,持續數分鐘,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消失。

三、心肌梗死型

是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壞死。心肌梗死常是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基礎上繼發血栓形成所致。

心肌缺血 患病具體類型及其日常調理 第3張

四、缺血性心肌病

是由於動脈粥樣硬化病變使心肌的供氧和需氧不平衡而導致心肌細胞減少、壞死、心肌纖維化、心肌瘢痕形成。其特點為心臟變得僵硬,逐漸擴大,發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五、猝死型

是自然發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猝死型冠心病好發於隆冬季節,年齡多不大,是由於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痙攣或栓塞,導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電生理紊亂,引起暫時的嚴重心律失常(如室顫)等所致。

心肌缺血 患病具體類型及其日常調理 第4張

心肌缺血患者日常應該怎麼調理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治療疾病的基礎,那麼心肌缺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調理呢?專家介紹心肌缺血的日常調理應做到以下五點:

1、動靜適宜

活動鍛鍊宜在清晨較涼爽時進行,切忌在烈日下鍛鍊。活動強度要適量,時間不宜太長,以減少心臟負荷,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心肌缺血發作。

2、防暑降温

在室外活動或勞動時應戴遮陽帽並備足水,防止因周圍血管擴張、血容量不足而使得冠狀動脈供血減少、心肌缺血而誘發心絞痛。

心肌缺血 患病具體類型及其日常調理 第5張

3、起居有序

由於暑熱,晚間入睡較晚,早晨不宜過早起牀,中午要適當休息,以補充睡眠不足。

4、調整用藥

心肌缺血的日常調理應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對平時服用的治療心腦血管病的藥物做一些適當的調整,或加大某種藥物的劑量,或增加某種藥物。

心肌缺血 患病具體類型及其日常調理 第6張

5、飲食清淡

夏季人的消化道功能減退,食慾下降,飲食宜清淡,多吃一些新鮮蔬菜,水果,黑木耳,豆製品等,可適當吃一些瘦肉、魚類,儘量少吃過於油膩或高脂肪食物。飯菜不宜過鹹,食鹽過多會使血壓升高。

以上就是心肌缺血的分類和日常調理的內容,調節生活作息,對於患者的病情很有好處,不僅能幫助患者調理疾病,更能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