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熱點資訊>百姓民生>

傳統藝術應消除"網絡恐懼症"

百姓民生 閲讀(4.64K)

盧澤華

傳統藝術應消除"網絡恐懼症"

鄰居家10歲不到的小女孩最近迷上了傳統的戲曲,這讓她的父母嘖嘖稱奇。在現代流行文化的衝擊下,少年兒童對傳統藝術的“漠視”已成為普遍現象。筆者細問原由,才得知小女孩喜歡上花鼓戲,是因為看了某主播在直播平台上表演的崑曲和花鼓戲節目。

窺一斑而知全貌,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博大精深,魅力不減,並不存在年輕羣體“天生不喜歡傳統藝術”的問題。而傳統文化在年輕羣體間的“失落”,多來自於傳播載體上的“斷層”。一方面,許多傳統藝術拘泥於過去的舞台、作坊式的表現方式;另一方面,年輕人早已習慣“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主要通過網絡接觸各類文化藝術作品。兩者之間就這樣錯過了“相遇”的機會。

文化藝術界在互聯網上“存在感”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部分創作者患上了“互聯網恐懼症”。據筆者觀察,目前傳統文藝界對現代網絡的認識有3個誤區:一是認為傳統藝術在天性上與互聯網“八字不合”、涇渭分明。傳統藝術不適合在網絡傳播?這是個偽命題。網絡世界包羅萬象,現代網絡文化本身就藴含着大量傳統文化元素,事實證明,沒有格格不入的藝術形式和傳播載體。二是傳統藝術是文化瑰寶,不能在互聯網上做“下里巴人”。這種認識顯然存在偏見。藝術沒有貴賤之分,傳播渠道也不會導致藝術產生貴賤之分,高雅藝術依然可以成為大眾藝術。三是對互聯網有牴觸和懈怠心理,不願嘗試新事物、新渠道,寧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許多傳統藝術家深耕業界多年,對於互聯網的重要性也有充分認識,但部分藝術家使用互聯網的積極性有限,導致錯失傳統藝術煥發新生命的良機。

“曲高和寡”並非“陽春白雪”的標配,傳統藝術一樣需要通過網絡“飛入尋常百姓家”,只有這樣,才能迸發出源源不斷的藝術活力。事實上,已有不少傳統藝術家開始嘗試通過網絡提升藝術影響力。例如,近兩年湖南省實施的“戲曲動畫進校園”活動,除了到學校面對面通過動漫畫形式向廣大中小學生傳播戲曲知識,還通過網絡直播戲曲動漫畫的形式在互聯網上載播。而在網絡直播平台上,琴簫合奏曲目、古箏古琴演奏曲目深得廣大青少年喜愛,也有主播演奏二胡吸引超過20萬人觀看的“盛況”出現。

這些嘗試難能可貴。然而,在網絡與傳統藝術的結合中,需要特別注意藝術形式和傳播載體之間的關係。傳播載體對藝術的內容創作、呈現方式、表達效果都有巨大的影響作用,選擇新的傳播載體,就意味着藝術上的再創作。傳統藝術在網絡傳播過程中,需要適當調整創新,既要保持傳統藝術的文化韻味,也要展現時代風貌,創作出深度融合、廣接地氣的藝術作品。

總之,解決很多傳統文化遺產傳承的困難,不能一味靠政府扶持“輸血”。傳統藝術應該擺脱“養在閨中”的狀態,大膽試水網絡渠道,用互聯網思維打造自身造血功能。一方面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另一方面探索適合現代社會的藝術創新,讓中國傳統藝術真正走到大眾特別是年輕人中間。“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適應網絡時代的傳播規律、創作規律,中國傳統藝術才能長傳常新,永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