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熱點資訊>百姓民生>

走向深海|中國“蛟龍號”即將進入業務化運行

百姓民生 閲讀(2.42W)

走向深海:中國“蛟龍號”即將進入業務化運行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搭載向陽紅09船停靠國家深海基地碼頭。本報記者 楊舒攝/光明圖片

6月23日清晨,山東青島鰲山灣國家深海基地碼頭,向陽紅09船由遠及近緩緩靠岸,甲板之上,一個長8.4米、寬3.9米、圓滾滾的龐然大物分外醒目,那就是剛剛深潛太平洋歸來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

“蛟龍號”的此番歸來,標誌着歷時138天的2017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38航次)安全圓滿地完成了計劃的科考任務,同時也意味着為期5年的“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圓滿收官,中國“蛟龍”就此結束“實習期”,即將正式進入業務化運行階段

100%大深度安全下潛交出滿意答卷

2012年,“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西太平洋馬裏亞納海溝7000米級海試成功,實現了中華民族“可下五洋捉鼈”的夙願。然而,從國際同類載人潛水器的經驗看,“蛟龍號”在正式進入業務化運行之前,還需經受一段時間的試驗性應用的考驗。

“‘蛟龍號’從誕生到使用,可劃分成海上試驗、試驗性應用和業務化運行3個階段。”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祕書長兼辦公室主任劉峯分析,如果説海試階段是為了檢驗它能否下潛到設計深度,驗證其各項技術指標是否達到設計要求。

那麼,接下來5年的試驗性應用階段主要是為了培養專業化的業務支撐隊伍,建立全國開放共享機制,提高它的作業效率和能力。劉峯認為,“蛟龍號”5年來的表現充分驗證了它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先進性。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孫書賢介紹,“蛟龍號”自應用以來,先後在我國南海、東太平洋多金屬結核勘探區、西太平洋海山結殼勘探區、西南印度洋脊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區、西北印度洋脊多金屬硫化物調查區、西太平洋雅浦海溝區、馬裏亞納海溝區等七大海區,開展了152次成功下潛,而在試驗性應用階段,在涵蓋海山、冷泉、熱液、洋中脊、海溝、海盆等典型海底地形區域,實現了100%安全下潛,作業能力覆蓋7000米以淺全球海洋麪積的99.8%的海域,為我國搶佔國際深淵科學研究前沿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助力我國深海科學研究快速發展

具備7000米大深度下潛能力,5年來,“蛟龍號”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深海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

在我國南海區,科考隊初步查明瞭南海冷泉區和海山區生物羣落特徵,獲取了冷泉區的地球化學特徵,發現並報道了6個新種和生物羣落的3個優勢種等一系列研究成果,拉開了我國學者在深海大型底棲生物分類學和生物多樣性領域的研究序幕。

此前,受裝備限制,我國在海底熱液區研究嚴重落後。近5年,在西南印度洋我國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區,科研人員基本查明龍旂熱液區熱液活動及熱液產物分佈特徵,對底棲生物羣落結構做了進一步瞭解,揭示了龍旂熱液區共附生微生物的多樣性。

5年裏,“蛟龍號”獲得科技部973計劃、中科院戰略性B類先導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南海深海過程演變重大研究計劃、資源勘探計劃、環境調查計劃等支持。初步統計,截至4月底,基於“蛟龍號”海上調查,我國科學家發表論文41篇,其中SCI/EI論文31篇;已編待出版專著1部;大會報告/展示22人次,其中國際報告/展示12人次,取得了多項國際相關前沿科學研究成果。

深潛事業人才隊伍後續有人

在試驗性應用的5年中,“蛟龍號”像一列實習深海列車,搭載着科學家們進入深海探索,在這一過程中,一批勇敢的駕駛者——潛航員隊伍成長了起來。

在2017年的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張奕等6名我國自主選拔培養的第二批“蛟龍號”潛航員首次獨立完成了主駕駛操作。而在整個試驗性應用的5年中,唐嘉陵、劉曉輝等8名潛航員的潛水器駕駛與操作技術水平、潛水器維護保障技術水平、綜合素質等日趨穩定,具備了開展常態化載人潛水器駕駛操作與技術維護保障的能力;潛水器維護保障隊伍規模逐漸擴大,形成了一支18人的職業化潛水器維護保障隊伍和兩支獨立完成潛水器布放回收作業的職業化水面支持保障隊伍。

劉峯認為,通過152個潛次的歷練,我國建立了一支職業化的潛航員和技術保障人員隊伍,探索了載人深潛業務化運行的機制,為“蛟龍號”業務化運行奠定了基本條件,對我國深潛事業而言有着重要意義。

孫書賢表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造升級之後,“蛟龍號”將正式邁入應用頻次更高的業務化運行。它成功的試驗性應用將推動我國走向世界深海舞台的中心。

(本報記者 楊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