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養生>健康養生>

幼兒保健小常識|冬季幼兒保健5個小常識

健康養生 閲讀(4.91K)

眼下到了冬季,正是寶寶呼吸道疾病、哮喘和流腦等傳染病的高發時期,如果爸爸媽媽想讓寶寶在寒冷的冬季安然無恙,那麼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造良好的環境

到了冬季,寶寶在房間內待的時間較其他季節要長得多,而且大都門窗緊閉,所以很容易患上“居室病”。因此在寶寶住的房間應該注意定時開窗通風,每天兩次,每次不少於半小時。房間內還可以放一些盆栽植物,例如吊蘭、球蘭、彩葉草、蒲包花等,使寶寶能夠與自然更加親近。

幼兒保健小常識 冬季幼兒保健5個小常識

室內傢俱的邊角和把手不要留有稜角和鋭邊,以防寶寶在奔跑時撞上尖鋭的桌椅角。房內還需要一個舒適的照明環境,燈光不要過強,要柔和不刺眼。

二、冬季也要勤洗澡

冬天雖然寒冷,但寶寶每天都洗澡能使皮膚保持乾淨、不易感染,沒有壞處。不過,冬季給寶寶洗澡是有講究的。寶寶的皮膚,有些地方要乾爽,有些地方要濕潤。不要讓寶寶長時間泡在水裏,特別是皮膚乾燥的寶寶。因為泡的時間過長,皮膚容易脱水,會加重皮膚乾燥。同時,泡的時間過長,會使皮膚最外面的角質層吸水變軟,從而降低了皮膚的抵抗能力。在洗澡時室內温度要保持20℃左右。

幼兒保健小常識 冬季幼兒保健5個小常識 第2張

三、加強寶寶對冷的適應性鍛鍊

寶寶對寒冷的調節能力尚不成熟,因此較成人更易受涼患病。但是這種適應能力是可以逐漸適應提高的。最簡單的方法是在少風的日子帶寶寶到户外活動。平時用冷水洗臉,待適應後用冷毛巾擦身,進一步,用冷水沖洗十數秒後再用乾毛巾擦乾。這種逐漸適應寒冷的方法,不僅可增加寶寶的抗病能力,也可以防止凍瘡的發生。

四、根據辨證給寶寶調理

到了冬季,某些體虛寶寶服用滋補藥確實際能起到增強體質,減少疾病的效果。冬令是滋補的最佳時節,但是要根據不同的對象,加以適當選擇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寶寶平時易感冒、多汗、面色蒼白、乏力,屬於氣虛類型,常用補氣斂汗中藥有黃芪、太子參、黨蔘、煅龍骨、糯稻根、浮小麥;寶寶消瘦,納呆少食,面色萎黃,大便溏薄,屬於脾虛型,常用健脾消食中藥,如山藥、扁豆、茯苓、白朮、山楂、麥芽;寶寶生長落後,遺尿、尿頻、面色無華、屬於腎虛型,可用補腎中藥,如補骨脂、仙靈脾、熟地、巴戟天、天冬等;寶寶有口臭、便祕、舌苔厚膩,應先用清熱利濕中藥,如米仁、陳皮、藿香、黃連、蘆根等,待濕熱去除後再用滋補藥。

幼兒保健小常識 冬季幼兒保健5個小常識 第3張

五、適合寶寶的冬季食療

山藥生薑大棗粥:取山藥30克,大棗10克,生薑5克,粳米50克,煮粥食用,有健脾開胃作用,適用於脾虛或正常寶寶。

黃芪生薑羊肉粥:取黃芪30克,生薑10克,生羊肉200克,粳米60克。先將黃芪煮30分鐘,去渣留汁,加入羊肉、生薑、黃酒,燉至肉爛,再加入少許鹽及粳米,煮成粥食用,有補氣温陽作用,適用於平時手足冷的氣虛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