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熱點資訊>百姓民生>

這三段河道咋這麼難治

百姓民生 閲讀(2.56W)

這三段河道咋這麼難治

這三段河道咋這麼難治 第2張

淤泥、黑水、臭氣和蚊蟲,這是困擾曾大爺多年的難題。2000年,因為修路拆遷,曾大爺一家搬到三吏堰對面的房子,一住17年。在曾大爺看來,由於污染形成了黑臭水體,三吏堰這條看似普通的溝渠嚴重影響了附近居民的生活質量。

三吏堰只是武侯區黑臭水體的其中一條河段。根據成都市水務局的統計結果,截至目前,成都城市建成區的53段黑臭水體,已有50段水體水質達到治理標準,但仍有三吏堰、雞公堰和二道河這3段至今尚未達到治理標準。

為何這幾段黑臭水體始終難以“治癒”,記者對此進行了實地探訪。

點位1·三吏堰河段 部分淤泥深度超1米 氣味很重

24日下午,記者來到曾大爺的小屋。這是一個普通的民宿,為了通風,家裏總是敞開着大門,曾大爺坐在門前的藤椅上,靜靜地看着馬路對面的三吏堰。

“味道特別大。”曾大爺説,由於河道淤泥很深,加上成都最近的大雨,三吏堰及周圍河道總是充滿了臭味。夏天的時候,淤泥還會招來很多蚊蟲,晚上走在路邊“甚至會被蚊子叮上五六個包”。

後來,馬路對面的三吏堰旁修了好幾條綠色走道,專供居民飯後消食。但由於河道產生的臭氣,附近居民通常不會選擇這條道路。“一般就在河這邊走走,或去旁邊綠化較多的走道。”曾大爺説。附近其他居民介紹,三吏堰之前有人清理淤泥,但不徹底,長年累積,“厚的地方恐怕有一米多深”。淤泥是臭氣出現的主因。

記者此後來到三吏堰旁,近距離觀察河道內的淤泥。這裏的淤泥呈黑色塊狀,體積巨大。由於厚度不一,有些地方還會有一條條黑水流下,加上陣陣臭味,引來不少蚊蟲聚集。幾位在附近騎行的年輕人告訴記者,他們在附近打工,每天晚上騎車回家都要經過三吏堰,氣味確實很重。

三吏堰旁,五六個工人正在清淤。領頭的工人稱,這個小隊前幾天剛到三吏堰開展工作,清理水道的淤泥。這條明渠總長1573米,他們已經清理了其中一部分。

“淤泥很深,加上成都這幾天經常暴雨,工程遇到很大的困難。”領頭工人介紹,有時遇上大暴雨,工人們不得不先把雨水用機器抽掉,再下去挖淤泥,這樣會對工期造成很大影響,但整個清淤將在這兩天完成。

點位2·雞公堰河段 全面整治正在進行 臭味變淡

除了三吏堰,成都還有哪些地方有黑臭水體?根據線索,記者隨後來到同在武侯區的雞公堰(華興段)。與三吏堰不同,雞公堰的一側為了拓寬河道,正在進行拆遷工作,另一側處在綠化帶旁的河道正在進行清淤工作。

吳先生和夫人是雞公堰旁邊不遠處小區的居民。受訪時,他們正在河道邊的綠化帶散步。吳先生介紹,十幾年前自己一家就來到這邊居住,用他的話講,“我們見證了這一帶的巨大變化”。

現在的綠化帶,原來曾是一排排工廠,“有做玉石的,有做石膏的”,這些工廠訂單充足,基本每天開工。後來工廠拆遷,污染源逐步減少。“也就這兩年的事。”吳先生説,河道里污泥較多,雖然一直在清理,但感覺不徹底。“這幾天開始徹底清理淤泥,味道稍微淡了一些,我們這才出來散步,要是之前的氣味,那才叫燻人呀!”

點位3·二道河武青路段 這裏的味道嚴重影響居民生活

二道河武青路段的河道,面臨着同樣的黑臭問題。24日中午,記者來到武青北路旁的二道河,這裏有工人在進行清淤工作,河邊原來的空地上堆積了大量半乾半濕的淤泥。“大部分淤泥都是昨晚剛挖出來的。”周邊居民告訴記者,前兩天有工人開來了卡車和挖掘機,把淤泥從河裏挖出來,但要等淤泥曬乾後才會運走。一位居民表示,飄來的氣味“簡直酸爽”。

記者發現,離二道河僅十幾米處正好有一個居民區,一樓是商鋪,二樓以上都是小區住户。清淤前,這裏的情況如何?居民生活是否受到了影響?

王爺爺是這裏的居民,在此居住多年,“之前下雨後,小區周圍經常漲水,很不方便。後來才整修了二道河,估計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排水。”但是,整修後的二道河在居民心裏並不那麼“美好”。王爺爺家裏樓層不高,自從有了二道河,家裏靠河邊的窗户再沒有開過窗。他説,特別是夏天,“這裏的味道嚴重影響了居民的生活”。離河最近的幾家商户有同樣的困擾。由於在一樓,遭遇的臭味嚴重很多,“一陣風飄過,河裏的味道都吹了過來,我們家的小孩都不允許在門口耍了。”

對話相關部門

工作中遇到問題 28日前完成整治

完成三條河段的走訪後,記者聯繫採訪了武侯區統籌局負責人:上述三條河流整治工作的推進速度為何不達預期?

“我們確實在工作中遇到了問題。”該負責人表示,2016年以來,武侯區啟動了全區12條14段黑臭水體整治,其中11段已達標,但雞公堰、二道河、三吏堰下段治理後效果未達到預期。整治中,河道周圍的居民太多、作業面太少影響了施工進程。他介紹,一方面,由於河道周邊有很多居民樓,有些甚至搭建在河道上,將河道覆蓋,施工車輛根本無法入場,更別提清淤施工。另一方面,由於出現黑臭水的三條河段都屬於城鄉接合部,有些部分沒有安裝市政管網,生活用水直接進入河道。“我們之前通過安裝截污管道,將污水先截流,再轉入市政管網,以避免直接污染。”該負責人説,“但加之這幾條河無來水,效果還不理想,安裝不久後複查,不僅發現管道有被人為破壞的情況,還不時出現新的直接排放口,污水又進入了河道。”

“但是這些問題近期都在解決。”他表示,武侯區最近拆除了河道沿線的部分房屋,減少了排污,還為排淤設備提供了工作場地,這幾天工人都在加緊完成整治工作,“28日前,我們會完成黑臭水體整治工作。”

·短評·

黑臭水體綜合治理,不僅是事關成都城市形象與宜業宜居品質的環保工程,更是關乎市民生活環境、身體健康的民心工程。從2015年12月成都正式啟動黑臭水體整治工作至今,成都河道水質的改善有目共睹。但距離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的目標僅剩5個月,成都城市建成區內的53段黑臭水體中仍有3段未達標,還有部分河段有“反彈排污”現象,這應該引起相關區縣和部門的高度重視。

雞公堰、二道河等河段黑臭水體難治理固然有其客觀原因,例如上游無來水、截污管道人為破損、周邊居民私搭亂接排水管道等,但也不可否認,黑臭水體能否得到治理,首要因素還是取決於有關區縣和部門的“決心”足不足、能不能在環保問題上下力氣、動真格。

前兩天,省環保廳廳長於會文在與公眾的面對面座談中表示,通過全社會共同努力,不信藍天換不回,不信綠水不常流,不信青山不常在!綠水長流,根本上還有賴於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作為企業,應恪守社會責任嚴守排放標準;作為市民,也要從日常生活中愛護身邊的每條河流。只有“共建、共治、共享”的環保理念深入人心,黑臭水體才可能從我們身邊徹底消失。

成都傳媒集團特別報道組 鄒悦 楊甦 黃尚斐 攝影 劉海韻 整治前圖片由武侯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