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育兒>育兒常識>

小孩打針|舒緩恐懼5策略

育兒常識 閲讀(1.84W)

寶寶為什麼怕打針

1、肌體對外界刺激的自然反應

出於人體自我保護目的,當外部刺激進入肌體立即會引起人體的一種不舒適的感覺,從而引發一系列反應。對於寶寶來説,這種體驗是非常不愉快的,所以他總是想盡辦法,如嚎啕大哭、手舞足蹈等等阻撓打針。害怕打針,實質上是再自然不過的人的本能反應了。

2、醫院陌生的場景激發了寶寶的恐懼心理

人對於不熟悉的事物通常抱有一種恐懼、害怕的心理。在醫院這一陌生的場景中,戴着口罩、穿着白大褂的醫生,各式各樣的針管、儀器,和我們日常的生活場景有很大的差異。無論多麼膽大的寶寶,到了陌生環境,行為也會變得謹小慎微。有時,父母和寶寶在家裏事先講好了不怕打針不哭,但是到醫院就是不行。這不能怪寶寶,是醫院本身的氛圍帶來了寶寶的恐懼。

3、不恰當教育方式的強化

有些父母常這樣嚇唬寶寶:“再不聽話,就讓醫生給你打針!”這樣一來,寶寶已有的感覺在語言營造的情境中又一次被不恰當地強化和放大,本來並非不可忍受的感覺變得難以承受了。

4、成人緊張心理的傳遞

小孩打針 舒緩恐懼5策略

小孩打針

往往在寶寶還沒有打針時,父母就開始擔心寶寶是不是能夠忍受得住。這種緊張無意識就能夠傳遞給寶寶,從而造成寶寶緊張的心理。

各方面的壓力聚集在一起,遠遠超過了寶寶所能承受的心理底限。他需要釋放,但他還不會像成人那樣運用各種解壓的手段,只能通過本能方式――哭鬧、折騰來消除壓力了。

舒緩恐懼5策略

面臨打針的時候,不管是父母還是寶寶,情緒的調節非常重要。事先充分的準備遠遠勝過臨時的安撫。這裏推薦5個小策略,您不妨試一試。

1、提高寶寶的理性認識。生病本身是一種很不舒服的體驗,而打針可以幫助寶寶解脱出來。你可以告訴寶寶:“生病了很難受,打過針之後病就會好了!”從而引發寶寶對打針的期待。

遊戲也是提高寶寶認識的好方法,它不僅能夠幫助寶寶認識社會生活本身,更能夠通過遊戲釋放緊張的情緒。平時,你可以和寶寶玩醫院的小遊戲,讓寶寶當醫生,你做病人,在寶寶的針頭“戳入”“病人”的肌體時,寶寶獲得了一種心理上的“脱敏”――情緒上對打針不再害怕,理智上理解打針治病的意義。如果你裝作很疼的樣子,還會招來寶寶的笑聲,這種對生活本身逼真的臨摹使得親子雙方的感覺一下子通透了,也讓寶寶變得更加堅強了。

小孩打針 舒緩恐懼5策略 第2張

小孩打針

2、努力營造寶寶熟悉的場景。寶寶去打針時,最好爸爸媽媽雙方都去,父母和寶寶本來是一個完整的家庭,所有寶寶依戀的對象都在場,會讓寶寶從心理上感到支持和安全。有的寶寶到哪裏都要帶上心愛的玩具(如布娃娃、毛毛熊等),這時候不妨也帶上,那也是寶寶自我認知的一部分,能安撫他的情緒。這一點對於年齡小一點的寶寶更適用。

3、轉移注意力。你可以事先準備一個輕鬆的小笑話、小故事在打針的時候講,將寶寶的注意力引到故事所講述的的場景中去,能有效減輕寶寶的痛感;你平靜、有力的撫慰也能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4、給寶寶傳遞勇敢、快樂的正面期望。可以這樣對他説:“你是個勇敢的寶寶,堅強的寶寶,爸爸媽媽最喜歡寶寶的勇敢和堅強了。寶寶打針的時候也是這樣,對不對?”父母強誘導性的、正面的語氣往往能夠激發寶寶自我控制的能力,使自己的形象符合你的期望。

5、和醫生進行交流。告訴醫生寶寶的興趣點,以便在打針時和寶寶進行交流。雖然醫生和寶寶並不熟悉,可是來自陌生人尤其是醫生的誇獎非常有用。在寶寶自我形象的確立中,他會覺得非常自豪:“連醫生都説我勇敢呢!”

大部分寶寶都怕打針,到了醫院又哭又鬧,弄的媽媽們特別煩惱,那麼怎麼辦呢?上面給大家介紹了小孩打針的相關內容,這些內容能舒緩寶寶恐懼打針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