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熱點資訊>百姓民生>

中國企業如何分享美國基礎設施這塊大蛋糕

百姓民生 閲讀(6.02K)

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年初在財政預算中提出,計劃用2000億美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以撬動1萬億美元的相關投資,通過重建美國基礎設施,為當地創造工作機會,促進經濟增長。

中國企業如何分享美國基礎設施這塊大蛋糕

今年4月,中美兩國元首在美國佛羅里達海湖莊園舉行會晤,並達成多項重要共識。雙方同意推動雙向貿易和投資健康發展,探討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務實合作。

6月22日,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羅林泉在舊金山市舉辦的中美基礎設施合作論壇上引用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數據説,到2020年,美國將需投入多達3.6萬億美元來建造或更新基礎設施。他説,要實現這樣的宏大願景,不僅需要依靠美本土企業力量,也需要國際合作。“中美在基建領域存在較大的優勢互補,有廣闊的合作共贏空間。”

美國基建蛋糕有多大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2017年公佈的數據,美國政府對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佔GDP的2.4%,並且這一穩定比例幾乎持續了近30年。作為全球最發達國家,美國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水平與其國家發展程度並不“匹配”。“美國基礎設施很差,很多都處於老化的狀態,這與政府沒有充足的資金有關。”中國電建地產美國公司總經理王檑告訴人民網記者。

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數據顯示,美國在道路、橋樑、港口、有軌交通等方面,存在眾多壓力。在美國,全國共有61.4387萬座橋樑,平均歷史為43年。全國9.1%的橋樑被評定為結構上有缺陷,而每天約有1.8億人次通過這些橋樑。

美國加州交通運輸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查得·艾迪森舉例説,在公共交通系統方面,加州的平均通勤時間是其它國際化地區的三倍到四倍。加州希望通過升級交通系統、提升其現代化程度,將這一時間縮短50%至70%。當地計劃在未來10年內投入540億美元,用於改造及提升交通基礎設施。其主要項目包括對洛杉磯、舊金山、聖何塞的主要交通樞紐站進行升級;投資改造多條運輸線路;對公交車輛、有軌機車等運輸工具進行更新換代。

“如果按照3.6萬億美元的投資需求和當前美國政府撬動的一萬億投資,美國基建還存在2.6萬億的資金缺口。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對於中國這樣的基建強國來説,我們有豐富的基建經驗與資源,正是美國基建計劃所需要的。”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郜春海告訴人民網記者。

基於巨大的合作機遇,中美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備受關注。在這次由中國駐舊金山總領館主辦、中國企業投資貿易服務聯盟承辦的中美基礎設施合作論壇上,60多位美方基礎設施管理人員和項目業主以及140多名中國基建相關企業和省市代表參加了會議。舊金山灣區布里斯班市市長洛瑞·劉(Lori Liu)告訴記者,這座城市位於加州通勤火車鐵路沿線。她對中國投資者表示歡迎,並希望中方能夠給當地帶來可持續發展。

分吃蛋糕不容易

中國有着豐富的基建經驗,尤其是有豐富的軌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及運營經驗。過去五年內,中國地鐵運營線路里程由1740公里增長至3169公里。去年9月,中國高鐵運營里程突破2萬公里。同時,美國有巨大的市場。但是,這塊蛋糕卻不容易吃。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副會長辛修明説,在國際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中國國際承包商去年新籤合同達2440億美元,其中在美國新籤合同額為43億美元,僅佔2%。“這與美國市場的巨大潛力以及中國企業巨大的建設能力是不匹配的。按照正常發展,美國應該佔整個國際業務相當大比重。”辛修明直言。

他認為造成這種結果有多種原因,最主要原因是中國基建項目過去多在亞非市場發展,在發達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在業務模式上,中國企業也正從傳統的承包工程模式向參與投資、公私營合作制等模式發展。因此會遇到很多政策法律等方面的障礙:大型的基礎設施都是以國有企業為主,政府在審查國有企業在程序過於嚴格,電力能源港口等開放程度不夠。

在他看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市場的慣例或者運作模式跟中國有很大差異。比如説,美國對新進入企業要求經驗和信用等級評價有要求,不能直接參與投標。“這兩個方面影響了中國企業對美國開發的信心。我們中國企業雖然可以通過收購兼併與美國合作,但是相對於其它市場,困難還是比較大。”

王檑説,相對於中國政府撥款力度很大,美國政府在基礎設施財政支出方面特別緊張。“政府一般通過發行債券和增加税收來籌集資金。政府想找投資者但是無法保證回報。政府需要創造性地方式吸引社會資金進入。”

北京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運營部總經理任宇航也認為,在美國各級政府都有嚴格的預算,在項目建設方面不能確保社會資金投資者有必然的回報。他説,基礎設施本身是一個準公益性的產品,大部分投資由政府完成。比如地鐵有票務收入,具有一定的經營性。“捆綁一部分沿線土地收益或者廣告收益可能就會提高經營性,這樣對社會資本就更有吸引力。美國要處理好這個大的財務平衡問題。”他説。

怎麼吃值得研究

今年4月,中國中車簽下價值6.47億美元的洛杉磯地鐵車輛訂單。此前,中車產品已進入波士頓、芝加哥、費城等美國城市。

作為中國中車中標洛杉磯項目的法律顧問莫里埃(Roger Moliere)説,中車定製了詳盡的本地就業計劃,其中包括工廠建設、工人培訓、技術轉移等內容。“其所表明的態度是,在項目中,中方不僅能為美方提供優質的產品,同時也正驅動美國經濟發展。”他説。

這是中國企業參與美國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成功案例。中美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可以有哪些合作?郜春海認為,第一,從投融資方面,資金缺口給中國企業投資帶來很大空間。第二是整體設計,中國在這麼多年做了這麼多基礎設施,在設計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第三是建設,加州州長布朗曾説,中國在預算控制上積累了很多經驗。而在美國,做基礎設施的預算存在各種問題。這也是中國在國際上也是被人看好的優點。第四是後期的運營。

怡安集團全球基建部首席運營官塔赫拜(Tariq Taherbhai)分析稱,在基礎設施項目方面,中國公司在美投資主要面臨三大挑戰:美方融資模式並非像其他國家一樣“自上而下”,企業必須瞭解本地融資模式,研究當地市場運作規律;美國擁有一套健全且強勢的法律體系,這就要求企業在當地投資時需要動用充足資源應對法律風險,這通常佔項目成本的2%至10%;在美方公共融資的領域中,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均有嚴密的相關規定,企業需在進入市場前做好充足的“功課”。

“美國標準”不僅體現在市場機制、法律法規上,其行業技術標準與中國也存在着諸多不同。這意味着“中國產品”進入美國,還需為當地市場進行“量身定製”。

“如果做美國的項目,除了熟悉美國當地法律法規和勞工原則等等之外,必須要找當地的合作機構,有政治背景和技術背景的諮詢公司,他們知道哪些項目有資金、資金是多少,通過他們來進行包裝。而且首先要和本地公司合作,等有一定的關係之後再考慮獨立運營。”王檑建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