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熱點資訊>百姓民生>

一樣的公益不一樣的味道

百姓民生 閲讀(2.58W)

大河之上,大美金城。

一樣的公益不一樣的味道

蘭州的大美從來都不是黃河、鐵橋、水車能代表的,還有跨越千年傳承至今的大愛。

一年來,本報記者的採訪足跡遍布蘭州市三縣六區(含蘭州新區),千餘個救助信息,164個悽慘卻堅強的故

事,100餘篇滿含熱淚的大篇幅新聞報道,6場愛的盛典……

愛與愛碰撞出的生動故事,心與心交流築起的文明羣雕,足以讓“亞太救助”載入甘肅公益探索史和蘭州公益

實踐史,並晉升為蘭州的公益名片。

回望,也有悲傷

抗擊病魔是一個漫長且“危機四伏”的事情。我們坦言,回訪中看到的不僅僅是歡聲笑語和一股股勇氣,有的患者不幸倒下了,有的家倒塌了。

今年3月27日,本報大篇幅報道阻塞性肺部感染、肺功能異常並且很有可能引發呼吸衰竭的患者張邴霞。回訪後,記者得知,小炳霞在拿到救助金後的兩個月去世了。可記者還清晰地記得,在省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採訪時,一位名叫李萍的瘦弱母親揹着已經16歲、身形卻像七八歲孩子的小邴霞。當時,李萍的身影像極了兩根直立行走的枴杖。

“真的感謝晚報和亞太集團。我活了半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帶小炳霞去大醫院看病,沒錢啊!等拿到了1萬元救助款,去了大醫院,無奈娃的病真的是太重了!”白髮人送黑髮人從來都是極致的痛苦,稍稍停頓了一下,李萍又抽泣着補充道:“就像‘亞太救助’一樣,我會用我的餘生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我説到做到!”

今年3月採訪的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劉潤平,不久前也被病魔奪走了46歲的人生。

他們雖然死去,但在人世間的最後時刻,曾有一個名叫“亞太救助”的人來過,有一份暖心在心間升騰,這就夠了!

感恩,有家的温暖

感恩是人與人交往中極為重要的事物,是否懂得感恩對於人生有致命的意義。

“説實話,因為家裏窮,也在看病,在蘭州也是租房子住,沒有訂過報紙。2016年7月3日那一天,我在報刊亭偶然買了份晚報,看到‘亞太救助’的信息,就抱着試一試的想法給熱線打去了電話。就在第二天,晚報記者就打來了電話。我很高興,終於有人願意跟我説話了,甚至還能幫我。”受助者韻建麗説。

“我們家三個人得病,看病至少也得花上百萬,鄰居、親戚看見我就躲。得了個病,連個説話的朋友都沒了。走在路上,人越多,我覺得我越孤單。晚報採訪我,最後還給了錢,那種被幫助的感覺就像漂泊在外的遊子回家一樣……”受助者張忠義説。

“花錢是無底洞,一路走來人心的冷漠更是讓人疼痛,幸運的是‘亞太救助’讓我看到了愛的模樣。”受助者賈立新説。

……

回訪中,大部分受助者都沒有文縐縐的煽情的表達,只是無數次重複着“感謝”,説着“能讓我多活一天就是幸福”之類的話。這些來自靈魂深處的隻言片語,表達了一樣的心聲:感恩。

創舉,公益書寫大愛

在蘭州乃至甘肅公益探索中,照料孤寡老人、捐贈愛心物品等公益活動數不勝數,但參與大病救助的公益項目卻少之又少。讓人感動的是,在我市每年數千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特殊時期,“亞太救助”挺身而出,這是無法描述的責任感和一個大寫的“愛”,這無疑是個公益創舉。

經過一年經營,如今,“亞太救助”已經成為蘭州晚報“好人好報”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亞太救助”也成為蘭州公益的成功實踐,成為蘭州公益名片,由她引發的愛的力量正在逐漸發酵,激勵着無數蘭州市民熱愛生命、用心生活、傳遞愛心、實踐公益。

懷着對生命的敬畏,未來,我們將一如既往,傳遞向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