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熱點資訊>百姓民生>

我這樣給孩子講國學

百姓民生 閲讀(2.17W)

我這樣給孩子講國學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知與行】

實用與“大用”

“國學到底有什麼用?”很多人會追問這樣一個問題,但回答這個問題,又實在太難,言人人殊,簡直無解。

對國學有較為深入瞭解的人,往往不屑於做這樣的追問。因為一旦談到關於國學有用的問題,他必然會有很多的例子,來談國學中的“無用之用”,這種於人生的“大用”是他在學習國學的實踐中親身感受到的,所以,他們能談得很廣泛、很深入。

而對於國學僅僅是道聽途説的人而言,他們在提出這個問題時,實際上往往不是在追問“無用之用”的問題,而是在追問“有用之用”的問題,也就是説,國學的實用性在哪裏?國學既不能當飯吃,也不能當水喝,除了考試之外,還能用來乾點兒什麼?

後者實際上是很多學生的狀態。在學習壓力已經很大的情況下,再給他們補充擴展關於國學的相關內容,必然會讓他們覺得是在額外增加負擔。如果還是給他們講“無用之用是為大用”,他們是很難聽得進去的。對於人生的這種“無用之用”的大用不好講,即便講了,沒有深入的學習經歷,也很難體會到,而相對好講的是關於考試的實用。於是,我在給學生講國學的相關內容的時候,一方面固然要説“大用”的問題,但另一方面更要説“實用”的問題。通過講“實用”,引起他們的重視,在點滴浸潤中,慢慢讓他們體會到國學對於人生成長的“大用”。

我在設計國學課學案的時候,正是採用這樣的思路。所選擇的內容,諸如《聲律啟蒙》,古今名聯,《論語》選讀,中小學古詩及相關拓展的時候,儘可能和考試聯繫起來,讓學生不斷意識到,學習這些,對於提高考試成績有很大的幫助。讓他們先體會這種有用或者説是實用,隨着閲歷的不斷豐富,他們自然就可以慢慢體會到國學對人生的“無用之用”。

造境與借境

我們的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習慣採用情境導入的方式。但是,這種情境更多是有意設計的結果,學生能夠明確地感受到“請君入甕”的意味。這時,這種“造境”所達到的效果就弱化了很多。

學生對國學課本身就有疏離感,如果仍舊一成不變地採用“造境”的方式來上課,可能效果就會更差。為了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這個問題,我在國學課上儘可能採用“借境”的方式,也就是充分利用任何一個可能的現實中正在發生的情境,來引入話題,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在颳大風的時候,我就和學生玩飛花令,説説帶有“風”字的詩歌;在下大雨的時候,我就給學生講一講在古代經典中關於雨的描寫有哪些,古人從這種天氣現象中得到了什麼樣的啟示;在學生髮生矛盾、做錯事,互相推卸責任的時候,我就給他們講“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等等。這樣的“借境”讓學生在不經意中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他們從心理上也更願意接受。

當然,這個“借境”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遠比“造境”要困難。因為“造境”是固定的,可控的,而“借境”則是隨機的,不可控的。顯然,“借境”需要老師有更多儲備,要像魔術家的帽子一樣,隨時隨地變出奇妙的東西來。為了能更好地“借境”,我會有意識地在這方面多做一些儲備。比如,“春夏秋冬”“風花雪月”等這些是在古詩文中常見的意象,我就會分門別類地系統整理;學生在學校的日常生活中會經常遇到什麼樣的問題,用經典可以做怎樣的深入解讀,我也會有意識地積累。在這些“境”發生的時候,讓學生覺得老師是在不經意之中講給他們的,但他們並不知道這實際上是老師長時間有意識積累的結果。

單一與多元

國學的內涵和外延都極為廣泛。甚至有人説,“國學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裏裝。”對待國學的態度,每個人也大不一樣。崇拜國學的,認為國學可以解決一切,甚至覺得只要背誦了多少古代經典,就能成賢成聖。反對國學的,則把國學貶得一文不值。

我雖然熱愛國學,但絕不迷信國學,不相信國學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指望着通過倡導國學來解決一切問題,既不現實,也不可能。所謂“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雖然經典所講的道理可以穿越時空而來,但是這種穿越時空,必然要和現實生活有機結合才能充分顯示它的生命力。同時,國學也只是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無論哪一種文化,都有它的長處,也有它的短處,都是在適應它的時代和環境之下產生的。在科技日益發達,地球成為地球村的情況下,哪一種文化都不是全能的,都不是普世的,都需要有其他的文化來補充,來碰撞。歷史發展的事實表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是在不斷吸收外來的各種文化中不斷前行發展,才有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因此,我在教學生國學的時候,絕不“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我會時時告誡他們,要有一顆中國心,但要做世界公民。要有世界的眼光,世界的胸懷,無論哪一種文化,只要是於我們有利的,都要拿來,都要為我們所用,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因此,除了我國的傳統文化典籍,我也會不斷地推薦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文學作品給學生,讓他們從小就受到最好的精神滋養。

雖然有國家的強力倡導和推動,但是,傳播優秀傳統文化仍然必將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要耐得住寂寞,甚至要“知其不可而為之”。但無論如何,要記得,這是一個浸潤的過程,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不需要大張旗鼓,不需要轟轟烈烈。只要靜下心來,不為名,不為利地去做,把這顆種子播撒下去,總有長成參天大樹的那一天。

(作者:於曉冰 系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