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熱點資訊>百姓民生>

"生態橋"助力平谷農業良性循環

百姓民生 閲讀(1.1W)

本報訊(記者 王可心)趁着早上涼快,崔鳳伶載着滿滿一車桃樹枝,來到劉家店鎮“生態橋”工程試點基地,上秤、卸貨、領收據。等到了秋天,她就能領取同樣重量的有機肥。

"生態橋"助力平谷農業良性循環

平谷有22萬畝桃林,一年產生至少20萬噸的廢棄枝條和落果落葉,燒了會污染空氣,放着容易發生火災,時間長了腐爛之後就成了各種蟲子的温牀,不僅臭氣熏天,還會污染水源,實在令人頭疼。劉家店鎮是大桃主產地之一,家家户户都有桃林。昨日,記者再次來到這裏,發現原來堆放在田間地頭、街頭巷尾的樹枝山不見了蹤跡。村民説,都交上去了,換肥料!

原來,今年平谷啟動了“生態橋”工程,以劉家店鎮寅洞村等三個村為試點,將園林枝條、養殖業畜禽糞污、蔬菜植株殘體等農業廢棄物,通過綜合工藝就地處理轉化為可再生資源,應用於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形成了生態農業良性循環。

“我已經送過來一萬六千多斤了。”説起用廢樹枝換有機肥這事,崔鳳伶豎起了大拇指。以前廢枝到處亂扔,孩子開車回來都進不了村。“這回可好了,大家搶着收拾,村裏要多幹淨有多幹淨。”

不僅如此,據“生態橋”工程試點基地負責人介紹,桃樹枝細,樹皮中的纖維素多,所以製成的有機肥,有機質含量能達到70%。以前村民不捨得用好肥料,使用便宜但鹽分高的雞糞,幾年下來土地就開始板結、變硬,土壤中的平均有機質含量大幅下降,再嚴重下去就會變成鹽鹼地。村民用廢樹枝換來的有機肥補充進果園後,土壤就能大幅度改善,有機質轉化成各種微量元素,種出來的桃口感就會更好,營養更豐富,保質期也會長很多。

記者瞭解到,“生態橋”工程初期由政府提供政策與資金支持,將生產經營的自主性交給企業,待規模成熟後,通過對外銷售溢出部分的有機肥賺取利潤。村合作社通過土地、固定資產等入股,享受利潤分紅。

目前,該基地已經生產了4000餘噸有機肥,等到秋天就開始向村民發放。等到大桃一下樹,有機肥就可以入地,幫村民種出更好吃的平谷大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