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熱點資訊>百姓民生>

寧夏部分村民草原證被莫名註銷|政府:未通知到位

百姓民生 閲讀(8.45K)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多位村民向《法制日報》記者舉報稱,其於2003年承包的草原,在2009年被當地政府撤銷承包資格,所擁有的草原使用權證也被註銷,然而他們直到2014年領草原補助時才被告知。目前,青銅峽市政府已在村民承包的草原上進行移民村建設並上馬了部分企業。

寧夏部分村民草原證被莫名註銷 政府:未通知到位

這些村民反映的情況是否屬實?《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承包草原制止濫墾亂牧

記者來到青銅峽市峽口鎮,在村民馬吉雲的帶領下,看到他承包的草原早已變成了荒地,車轍印、重型機器軋過的痕跡清晰可見。由於近幾年無人看護,目前草原一片狼藉,各種建築垃圾、生活垃圾隨處可見。按馬吉雲的説法,草原使用權證雖然在他手裏,但他無權看護草原。在青銅峽鎮,村民王登攀承包的草原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

馬吉雲告訴記者,2003年,峽口鎮、青銅峽鎮等幾個村鎮的村民為響應《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完善草原承包責任制的通知》,積極投入到承包草原、荒漠變綠洲的活動中,在簽訂《草原承包合同書》並繳納了草原承包費及工本費後,他承包了2000畝草原,鎮上和他一樣共有87户村民領取了草原使用權證,草原總面積達到20餘萬畝。

為改善日益退化的草原,防止草原植被減少,馬吉雲承包草原以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金,建起了草原防護站並製作“封山育林、育草禁牧”的提示牌,不僅僱人巡山看守,還在草原打機井取水,鋪設地下輸水管道,購買灑水車、自建蓄水池、購買耕地機械設備等,並規劃着在承包範圍內發展畜草種植、生態林種植、家禽家畜養殖等生態產業。

馬吉雲説,幾年來,草原每年的變化,他都用相機記錄了下來。通過這些照片,記者看到,以前像禿子頭似的草原,在村民的努力下,不僅有效制止了濫墾、亂牧、濫挖、濫採等現象,草原植被覆蓋面積大幅增加,綠地及林木覆蓋率達到80%甚至以上。

領補貼才知早已被註銷

2014年,在承包草原10多年後,馬吉雲和其他村民得知吳忠市利通區開始發放草原補助款,便到青銅峽市農牧局諮詢補助的事,農牧局工作人員告訴村民,之前的草原補助款全部用於草原圍擋網、耕地機械設備等購買。同時還表示,青銅峽市政府早在2009年就出台了相關文件,村民的草原使用權證早已被註銷了,還領什麼補助。

這時,馬吉雲和其他村民才得知,青銅峽市政府早在2009年就註銷了村民的草原使用權證,在一份名為《青銅峽市人民政府關於註銷樹新分場等178本草原使用權證的決定》文件中,村民才知道自己所擁有的承包期限為30年的草原使用權證早已被註銷了。

文件中的註銷理由分為兩個:一是行政區劃改變,草原使用權屬未及時調整,管理混亂;二是承包人對草原未進行任何投資,未繳納草原承包費,未履行草原看護職責,制約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對此,馬吉雲和其他村民表示不能理解。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2003年,村民承包草原時簽訂了《草原承包合同書》,合同書不僅明確規定四至界限和承包面積,而且還確定了草原承包費為每畝每年0.1元,為了休養生息,鼓勵農户承包草原,建設草原,承包方需一次性向發包方按每畝0.1元繳納年度草原承包費。

2004年,村民在繳納草原承包費用時被告知,草原補助比草原承包費高好多,可以抵扣,不需要再來繳納了。

至於文件中未履行草原看護職責的情況,村民表示,即便出現這種情況,當地政府也應當出示相應的整改通知,而不是直接註銷草原使用權證,更何況村民不僅建起了草原防護站,製作“封山育林、育草禁牧”的提示牌,還僱人巡山看守,怎麼就變成未履行草原看護職責了呢?

據介紹,從2014年開始,青銅峽市一些鄉鎮以草原使用權證已註銷為由,禁止村民涉及一切與草原有關的事宜,並在原草原規劃區上馬了部分項目,有養殖場、採石場、光伏發電等,草原原本的綠色也因無人看管而枯死殆盡,目前有部分草原被村民私自種壓砂瓜,對於這種破壞草原的行為,相關部門把種西瓜、破壞草原的農户的挖載機、工程車扣留以示懲戒,但最後還是剎不住破壞草原之風。

歷史遺留問題解決難度大

記者隨後來到涉及承包草原村民最多的青銅峽鎮鎮政府,負責農牧的副鎮長介紹,青銅峽鎮2009年收到市政府54號文件,開始註銷草原使用權證的工作,青銅峽鎮涉及87户共計20多萬畝草原,村民的相關情況早已上報市政府,具體解決方案及操作細則,他們只能按照市政府的統一安排實施。

記者隨後又採訪了多次給村民解答相關政策的青銅峽市政府法制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03年出台承包草原的文件後,負責土地證、草原證、林權證的三個部門沒有協調,標準與依據不明確,很多都是同一塊土地不同的屬證,這幾年產生了好多糾紛。加之草原證頒佈不久,就開始重新調整行政區劃,部分草原出現確權不明、管理混亂的情況,政府經多方考慮後決定收回草原。

據介紹,2009年,青銅峽市政府出台54號文件,但送達文件時只是發放到鄉鎮一級,並沒有及時發給每個承包户,沒有通知到位,形式上存在缺陷,當時有一部分村民在承包草原後沒有投入,便把草原證上交給政府,而一大部分村民投入了人力物力財力,便不願上交,而政府也基本上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因此,直至今日,全市共涉及187户,約50多萬畝,政府收回的證件不足50%,導致現在出現糾紛及信訪問題。

至於草原補助的問題,法制辦負責人表示,當時草原補貼政策下來之後,便上報自治區反映草原證註銷的情況,自治區通過會議紀要的形式明確吳忠市,靈武市、青銅峽市等地的草原證註銷情況,因此便沒有草原補貼。

法制辦負責人告訴記者,草原證被註銷是歷史遺留問題,市政府幾任領導都想解決,但有心無力。目前,有些土地已被當作他用,沒有更多的土地補償給村民,如果用資金來補償,由於沒有統一補償標準,人多地廣,涉及的土地面積和金額之大,不是政府財政能承受得了,所以對此只能束手無策。

本報記者 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