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養生>健康養生>

太極拳對踝關節損傷的康復|作用及其原理

健康養生 閲讀(1.72W)

太極拳對踝關節損傷的康復 作用及其原理


  踝關節是人體距離地面最近的負重關節,也就是説踝關節是全身負重最多的關節。因此踝關節的穩定性對於日常的活動和體育運動的正常進行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過,現實中我們對踝關節的保護卻常常“失責”。在臨牀上,踝關節損傷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在關節及韌帶損傷中是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也是所有運動損傷中最高發的運動損傷,其佔比高達40%。

在對踝關節損傷作了簡單介紹後,現在讓我們正面這個問題:面對如此高發的踝關節損傷,練太極拳具有康復作用嗎?不必急着給出“Yes or No”的答案,先看看臨牀研究情況吧。

目前,太極拳對踝關節損傷康復的研究大約有四十篇,其中大部分是與其他身體損傷一起研究的,説明目前國內對太極拳對骨骼系統的干預作用有相當的研究,同時也表明,在分化研究方面還有待深入。雖然大局面如此,但也有一些學者做了專門的研究,比如:

(1)孫緒生使用簡化分離體方法測定30 例健康成年男性練24式簡化太極拳時24個動作末姿勢的踝關節反力和跟腱力,發現運動時承重腿的踝關節反力和跟腱力增加;太極拳動作左雲手、雙峯貫耳產生約2.4倍體重的踝關節反力;右攬雀尾和高探馬產生約0.7倍體重的跟腱力等。這些測定進而表明:太極拳能增進踝周圍韌帶和肌肉特別是小腿三頭肌的力量,有助於保持踝結構的穩定。

(2)田小培對上海市楊浦社區的43例慢性下腰痛患者的對照研究表明,實驗後較實驗前太極拳組踝關節內翻10°呈非常顯著性差異,外翻10°呈顯著性差異。12周太極拳練習後太極拳組對慢性下腰痛患者膝踝關節本體感覺的絕對誤差值均優於對照組,且太極拳組優於核心穩定訓練組,説明太極拳訓練改善慢性下腰痛患者下肢的本體感覺功能優於核心穩定訓練,另外踝關節肌力及肌耐力的改善也優於對照組,且太極拳組優於核心穩定訓練組。

除了(1)與(2)的研究,有三大研究必須提及,它們分別是《太極拳對踝關節骨折患者康復作用的研究》、《太極拳對踝關節韌帶損傷康復作用的研究》和《中藥薰洗配合太極拳訓練對踝關節骨折後僵硬的康復治療作用研究》。這三大研究都有一位叫周勇的學者參與,其中兩篇是他獨自發表的,一篇是他與其餘三位作者合作完成的。

太極拳對踝關節損傷的康復 作用及其原理 第2張

周勇在2002年發表的研究中,通過62例踝關節骨折患者進行對照研究發現,參加太極拳鍛鍊的患者功能恢復要明顯優於對照組,説明太極拳是踝關節骨折患者後續康復治療的一種較好方法。2006年的研究則表明太極拳與其他踝關節韌帶損傷的康復手段相比較,康復的效果更為明顯。

而在2003年,周勇將太極拳訓練療法與普通運動療法對踝關節骨折後僵硬的康復治療效果的區別進行對比,發現採用中藥薰洗配合太極拳訓練作為康復手段的效果要好過單純的太極拳康復訓練組,而太極拳康復訓練組的效果又優於普通運動療法。因此,為了使踝關節骨折後的活動度得到充分恢復 ,關節不至僵化 ,中藥薰洗配合太極拳訓練同時進行是一種更好的康復療法。

儘管光靠上面的研究還稍顯單薄,但太極拳對踝關節損傷患者的積極干預作用卻毋庸置疑。在研究中,周勇等學者也揭示了太極拳對踝關節損傷的作用,為了方便太極拳的愛好者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我們將其作用原理整理如下:

一、普通運動療法的不足

下肢骨折患者通常在其功能康復過程中, 從進行負重訓練時起, 隨着傷情的好轉逐步進行一些站立行走藉助枴杖或步行器、慢跑、平地輕跳、下蹲以及跳台級等運動練習進行其功能康復。這些運動固然可行, 但總免不了有時再創傷及其活動的侷限性。

因其動作大多是單一重複地進行, 對踝關節骨折後僵硬的康復治療顯得不足, 如行走練習, 若為小步幅行走, 則踝關節的背伸、跖屈的活動範圍小, 若為大步幅行走, 雖然踝關節的活動範圍增大, 但連續進行, 患者很難做到, 尤其在其功能恢復早期;再有, 行走訓練時踝關節的翻旋活動很少, 使踝關節得不到全方位的活動, 常出現僵直、阻力大、疼痛明顯等症狀,而跑、跳等練習不但運動形式比較單一, 而且運動量及運動過程很難完全控制, 難免會受到再創傷, 這在心理上常常會影響患者的康復訓練。

二、太極拳運動的特點及作用

太極拳是最為普及的一種傳統保健體育運動,是意識、呼吸、動作三者有機結合的運動,也是融武術、氣功、導引於一體的內家拳, 並且其訓練完全可以在患者自己控制下進行。

太極拳拳理包含動靜、陰陽兩方面,既對立, 又統一, 相互消長、轉化。拳路整體則以渾圓為本, 由各種圓弧動作組成, 訓練時全身放鬆, 一動全動, 節節貫串相連不斷和順逆纏絲相互變換, 動作有柔有剛, 富有彈性, 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開中寓合,閤中寓開;形動於外,以分陰陽虛實;意守於內, 以靜御動;用意念引導氣血運行周身, 達到動靜結合,內外合一, 形神兼備, 渾然一體的境地。

訓練太極拳能使肌肉發達、關節面、關節囊和韌帶能得到良好的鍛鍊 , 增強關節的穩固性、柔韌性和靈活性。 太極拳訓練不但能使局部得到較好的活動及受到必要的生理壓力, 而且能使全身都得到鍛鍊, 成為統一的整體。

太極拳對踝關節損傷的康復 作用及其原理 第3張

長期太極拳運動能使肌肉豐富, 骨質堅硬 , 體質健壯 。有研究顯示 ,不斷地做不定向螺旋式弧形動作,能使關節周圍肌肉、關節面、關節囊和韌帶得到良好的鍛鍊, 增強關節的穩固性、柔韌性和靈活性。

太極拳鍛鍊能使踝關節患者肌肉和韌帶不致攣縮 ,能防止關節僵直 ,使踝關節保持正常或適度的活動度。為了使踝關節的活動度得到充分的恢復 ,太極拳組患者隨着病情的好轉 ,逐漸增加運動量 ,而且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一些動作訓練,如:

為了增大踝關節背伸和跖屈的角度 , 則作“倒卷肱”等動作,該動作特點是兩腳交替向後退步,並且重心由一隻腳逐步移至另一隻腳 ,由於太極拳重心移動平穩 ,即在一定的高度和以勻速或勻變速移動,因而踝關節的背伸和跖屈能得到充分的活動;

為了增大左右活動度,則作“左雲手”或“右雲手”等動作,此類動作橫向移動 ,通過訓練 ,能使踝關節左右的活動度得到保證 ;

為了增大全方位的活動度,則作“轉身推掌”即四面轉身推掌等動作 ,該動作結構複雜 ,有前後移動、左右移動、左轉右轉、外撇內扣及提踵等,使踝關節得到充分活動。

另外 , 摟膝拗步、倒卷肱、轉身推掌、雲手、下勢獨立等動作不但能使踝關節受到必要的生理壓力(如“下勢獨立” ,動作的橫向位移和上下起伏很明顯 ,支撐腿肌肉受到強烈牽拉,因此踝關節在動作過程中受到強烈的生理壓力),而且使上體及全身得到充分活動, 促進骨折的癒合和縮短康復時間。

此外,根據太極拳運動及骨傷康復的特點, 除踝關節之外的骨傷,尤其是下肢骨傷患者 ,可以考慮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有針對性的康復鍛鍊。

太極拳對踝關節損傷的康復 作用及其原理 第4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