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影視>電視今日資訊>

“不敗戰神”楊坤是具備實驗精神的音樂人

電視今日資訊 閲讀(3.13W)

“不敗戰神”楊坤是具備實驗精神的音樂人

第二季《天籟之戰》開播至今已有七期,五位“天籟唱將”中保持不敗記錄的明星只有楊坤,意外嗎?不意外。如果要覺得意外,只能説,你還不瞭解楊坤。

友情提示:如果想加速認識楊坤,請完整感受《孤獨頌》完這張專輯。或者,更簡單些,認真觀看本期《天籟之戰》節目裏改編《聰明的一休》的這場演出。最終就會明白,楊坤能夠在這檔星素結合,勵志綜藝裏立於“不敗”位置的原因。一場演出就能展示歌手的實力?當然,秉承“優秀是種習慣”的金科玉律,演繹《聰明的一休》時的驚豔效果基本就是楊坤的慣常表現。

如果還存有疑問,本季節目前後分別重新詮釋過《游擊隊之歌》、《今天是你的生日》、《畫心》,以及《遠走高飛》這些作品,任意一首都足夠全方位呈現“不敗”戰神的成色。

簡單講,楊坤的“不敗”就是實力的“不敗”。但是具體解讀實力就並非那麼簡單。

常規認知裏,幾乎都直接將楊坤定位於實力唱將,單純認為實力只源自“演唱呈現”。但在《聰明的一休》這場演出裏,實際的情況是,實力裏所包含的元素遠超過演唱層面。我的判斷是,實力的具體元素包含但不僅限於:演唱、改編、意識、審美。

對於演唱,或許是最不需要詳述的元素,畢竟,楊坤最顯性的優勢就是“唱功”。但是,在《天籟之戰》強調“轉性”的語境裏,演唱所包含的內容要比常規定義豐富。簡單解釋就是,在保持固有特質基礎上突顯脱離“舒適區”的傾向。具體到《聰明的一休》裏,即便是演繹這種幽默色彩的兒歌,楊坤動用的也是最標誌性的演唱技法,比如大量加入“咽音”,集中在面部中央以鼻部為中心的共鳴感相當強烈。再比如聲帶後端集中發力,保證良好的閉合狀態,打造立體感強烈的聲音輸出。在這種演唱支撐下,《聰明的一休》這首兒歌呈現出嚴肅的技術感。

當然,最大亮點還是脱離“舒適區”的表現。以歌曲類型來論,慣常情況下,楊坤的“舒適區”在於旋律型,但是在《聰明的一休》裏,突顯的是節奏型。

這種跨越並不簡單,演唱層面涉及到具體技法的調整,本質挑戰的是發聲器官“肌肉記憶”的慣性。這種情況下,楊坤確實展示出良好的可適性。對於律動感強烈的改編,他呈現的幾乎就是無障礙適配的效果。尤其在《聰明的一休》這版改編里加入爵士元素的節奏,楊坤的現場駕馭保持穩定又不失即興感。

所以,單純從演唱呈現層面來評判,這場演出就已經理應優勝。節目裏連續第五勝,首先是對楊坤演唱表現的肯定。

當然,精彩部分不僅限於此,演唱的直觀呈現離不開優質改編的支撐。《聰明的一休》的改編者署名並非楊坤,但我堅信,在具體操作過程裏這位“不敗”戰神必定是深度參與到改編工作中的。這種判斷完全是基於節目裏,楊坤頗為專業的表現,比如在過去休戰的兩期節目裏,楊坤曾對莫文蔚演出進行過編曲層面以及音樂性層面相當專業的點評,這種專業表現甚至為其贏得“天籟樂評人”的稱號。注意,這稱號並不是娛樂效果,本質上是認可楊坤的專業性。由此,有理由相信,在編曲這種創作活動裏,楊坤是非常“懂”。

具體到《聰明的一休》的改編,核心是將原版偏小歌曲的兒歌範式打造出類似於爵士架構的作品,確切講應當是搖滾跟爵士的融合,即兼具搖滾的能量感以及爵士的即興感,為此樂隊配置可謂豐富,以搖滾樂傳統的三件套為基礎加入長號小號薩克斯這類爵士樂器,最終現場效果相當有“大陣仗”的感覺。至於歌曲本身,改編的思路是“擴容”,將原版的短篇幅擴展成為更加完備的作品,從而具備主歌副歌過橋等常規部分。至於現場表演時,楊坤還專門注意到“互動”元素,尤其邀請費玉清以及華晨宇兩位夥伴進行台上台下呼應,這種現場交流恰好也是在對應爵士音樂中的元素。

所以,從細節處也體現出楊坤對於歌曲改編的精心安排。

“不敗戰神”楊坤是具備實驗精神的音樂人 第2張

演唱呈現跟作品改編都是能夠直觀體感的元素,當然,楊坤的“實力”並非停留在表層,更深層次還體現在意識跟審美。這兩項元素加持直接促使楊坤脱離純粹“發聲機器”的段位,晉升到音樂人的行列。簡單講,台上的楊坤並非簡單的演唱者,而是音樂的打造者以及演繹者。

談到意識,具體到歌曲《聰明的一休》裏,最高亮的就是互動意識。其實,上文在編曲元素裏已經提到這點。楊坤可以説是將互動意識發揮到極致,他必定明白,現場演出本質上就是互動的藝術。具體來講,這種互動可以細緻化到演唱裏每個尾音的處理。請仔細品味楊坤在咬字時的選擇,尤其是尾音,基本都是製造出拖長綿延的效果。這種處理首先是突顯聲線中專屬的磁感,其次其實是發送給觀眾的“信號”,即,調動情緒,具體意思是:動起來!此外,為保證良好互動,楊坤在演唱過程裏還充分利用搖滾樂中慣常運用的號召式的手法來進行情緒刺激。這種即興的處理,是歌手意識裏非常重要的環節。在強互動意識的支撐下,《聰明的一休》這首傳世的經典歌曲煥發強勁的新鮮動力,即便演唱歌曲的是大叔輩份的楊坤,但整體效果卻具備“時光穿梭”的功能,正如主持人所講,連費玉清老師都忘卻了更年期。這種瞬時的返老還童,是楊坤通過演繹《聰明的一休》所重點打造出的效果。

當然,《聰明的一休》並非單純只是為重塑幽默,打造娛樂。在穿越時代,傳承經典的大命題下,這場演出還充分提供審美層次的享受。

優質的演出都必定能夠提供審美體驗,優質的歌手也都必定具備進行審美導向的功能。具體到楊坤的情況,簡單講就是,楊坤懂得什麼是高級的審美,並且能夠成功將這種審美通過音樂作品傳達出來。《聰明的一休》這首歌曲完全能夠提供音樂性層面美妙的體驗。當我們的認知還停留在兒歌層面時,楊坤的改編版直接將我們拉進到搖滾爵士跨界的領域,從而體驗到現代音樂的各種精妙。

楊坤懂得高級的審美,具體分解就是他懂得什是節奏,什麼是律動,什麼是質感,以及什麼是精緻。這跟年齡無關,這隻跟基底的音樂素養有關。楊坤所體現的就是長時間參與到音樂創作中形成對於高級審美的最到位認知。《聰明的一休》的風格雖然搖滾,但並非粗線條質感;雖然律動,但並非簡單重複;雖然互動,但並非簡單形式化;雖然是老炮,但演唱並非油膩。

通過重新演繹《聰明的一休》,楊坤成功完成對於大眾審美的導向。也就是,告訴大眾,什麼叫做音樂性的“美”。而完成這項工作,楊坤是通過改造經典作品,打破大眾的固化思維。從這個角度來講,楊坤其實是非常具備先鋒精神的音樂人。在楊坤的改編版之前,誰想到過《聰明的一休》還能搞出這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