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生活小常識>中藥>

火絨草的功效與作用及藥用價值

中藥 閲讀(1.27W)
火絨草的功效與作用及藥用價值

【別名】小矛香艾、老頭草、老頭艾、薄雪草、小頭矛香、火絨蒿、大頭毛香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火絨草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ontopodium leontopodiaoides (Willd )Beauv. [Filago leontopodiaoides Willd.; Gnaphalium leontopodi-oides Willd]
採收和儲藏:夏、秋間採收,洗淨,晾乾。

【原形態】火絨草 多年生草本,高5-45cm。地下莖粗壯,為短葉鞘所包裹,有多數簇生的花莖和與花莖同形的根出條,無蓮座狀葉叢。花莖直立,較細,被灰白色長柔毛或白色近絹狀毛,不分枝或有時上部有傘房狀或近總狀花序枝,下部有較必,上部有較疏的葉,節間長5-20mm,上部有時達10cm。葉直立,條形或條狀披針形形,長2-4.5cm,寬0.2-0.5cm,無鞘,無柄,上面灰綠色,被柔毛,下面被白色或灰白色密綿毛或有時被絹毛。苞葉少數,較上部葉稍短,長圓形或條形,兩面或下面被白色或灰白色厚茸毛,在雄株多少開展成苞葉羣,在雌株多少直立,不排列成明顯的苞葉羣。頭狀花序大,雌株的直徑7-10mm,3-7個密集,稀1個或較多,在雌株常有較長的花序梗排列成傘房狀;總苞半球形,長4-6mm,被白色綿毛;總苞片約4層,常狹尖,稍露出毛茸之上;小花雌雄異株,稀同株;雄花花冠長約3.5mm,狹漏斗狀,有小裂片;雌花花冠絲狀,花後生長,長4.5-5mm;冠毛白色,長約4mm;雄花冠毛有鋸齒或毛狀齒;雌花冠毛有微齒;一育的子房無毛工有乳頭狀突起。瘦果長圓形,黃褐色,長約1mm,有乳頭狀突起或密粗毛。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3200m的乾旱草原、黃土坡地、石礫地、山區草地,稀生於濕潤地。
資源分佈: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及山東等地。

【化學成份】全草含 3,4-二羥基桂皮酸(3,4-dihydroxycin-namic acid)和香草酸(vanillic acid)。

【藥理作用】
1.對變態反應性炎症的影響:火絨草提取物腹腔注射50-100mg/kg對大鼠逆轉性被動 Arthus反應,抗鼠血清。兔血清引起的足腫脹,溶酶體所致的出血斑,毛細血管通透性以及羧甲基纖維素引起的白細胞移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此作用並不依賴於腎上腺和溶酶體膜的完整存在。
2.其他作用:火絨草乙醇提取物分離出原兒茶醛,該成分為治療腎炎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並具有增加冠脈血流量的作用。

【性味】味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疏風清熱;利尿;止血。主流行性感冒;急;慢性腎炎;尿路感染;尿血;創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