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生活小常識>中藥>

苦蘵果實的功效與作用和營養價值

中藥 閲讀(2.51W)
苦蘵果實的功效與作用和營養價值
【出處】出自《江西民間草藥》。

【拼音名】Kǔ Zhī Guǒ Shí

【英文名】Fruit of Downy Groundcherry

【別名】苦蘵果

【來源】
藥材基源:為茄科植物苦蘵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ysalis pubescens L.
採收和儲藏: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苦蘵,一年生草本,被疏短柔毛或近無毛,高30-50cm。莖多分枝,分枝纖細。葉柄長1-5cm;葉片卵形至卵狀橢圓表,長3-6cm,寬2-4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有不等大牙齒,兩面近無毛。花單生於葉腋,花梗纖細;花萼鍾狀,5中裂,裂片披針形花冠淡黃色,5淺裂,喉部常有紫斑,長4-6mm,直徑6-8mm;雄蕊5,花葯藍紫色或有時黃色,長1.5mm。漿果球形、直徑1.2cm,包藏於宿萼之內。宿萼膀胱狀,綠色,具稜,稜脊上疏被短柔毛,網脈明顯。種子圓盤狀,長約2mm。花、果期5-12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長於山谷林下及村邊路旁。
資源分佈:分佈於我國華東、華中華南入西南。

【化學成份】苦蘵果實含乙酰膽鹼(acetylcholine)。

【藥理作用】苦蘵果實水提物可使離體蟾蜍腹直肌等張收縮、大鼠空腸等張收縮,對離體蟾蜍心臟有負性變力、變時作用。對貓血壓的影響與乙酰膽鹼相似。這些作用均可被季銨酚或阿托品選擇性陰斷,色譜分析也證明水提物中含乙酰膽鹼,並證明果實中乙酰膽鹼含量平均為123μg/g。

【性味】味酸;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利濕。主牙痛;天皰瘡;疔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搗汁塗。

【各家論述】《江西民間草藥》:治天皰瘡。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