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生活小常識>中藥>

金線魚的功效與作用及藥用價值

中藥 閲讀(3.34W)
金線魚的功效與作用及藥用價值

【拼音名】Jīn Xiàn Yú

【別名】洞魚、波羅魚(《中國經濟動物志·淡水魚類》)。

【來源】為鯉科動物小鱸鯉的肉。

【原形態】
體長而側扁,背部稍隆起呈弧形。體長約10餘釐米。頭的背面平直,稍下彎。吻尖細,吻長較眼後頭長為短。口端位,下頜稍向前突出,口裂傾斜,上脣薄而下脣厚。須2對,前、後對長約相等或後對稍長,向後可伸至前鰓蓋骨邊緣。眼位於頭側正中。下嚥齒3行,細長,末端稍呈鈎狀。側線完全,側線鱗73~79,在腹部一段,微彎向腹方,入後延至尾鰭基的中軸,鱗細小,但沿側線者較大。背鰭Ⅲ7,有硬刺,後緣且有鋸齒,其起點距尾基較距吻端為近。腹鰭位於背鰭起點之前。臀鰭Ⅲ5,起點位於背鰭條末端之下。全身呈淡黃色,背部略帶青灰色,體側近背部有許多黑色斑點,各鰭均為金黃色。
生活於靜水湖泊中,平時棲息於湖泊出口、水較深處。主要以小魚為食,產卵期初夏。

【生境分佈】分佈雲南東部的昆明湖、陽宗海等湖泊中。

【性味】《滇南本草》:味甘。

【功能主治】《滇南本草》:滋陰調元,暖腎添精。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