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生活小常識>中藥>

萆薢的功效作用

中藥 閲讀(2.84W)

萆薢

萆薢的功效作用

(《本經》)

【異名】百枝(《吳普本草》),竹木(《雷公炮炙論》),赤節(《別錄》),白菝葜(《日華子本草》),粉萆薢(《本草從新》),金剛、硬飯糰(《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山田薯、土薯蕷(《泉州本草》),蔴甲頭(《廣東中醫》5(11):500,1960)。

【來源】為薯蕷科植物粉背薯蕷、叉蕊薯蕷、山萆薢或纖細薯蕷等的塊莖。

【植物形態】①粉背薯蕷,又名:黃萆薢、黃山姜、土黃連、黃薯。

多年生纏繞藤本。根莖橫生,近於地面,竹節狀。葉互生,三角狀心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邊緣波狀,葉片幹後近乎黑色,下面常蓋有白色粉狀物。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序穗狀,單生成2~3枝簇生於葉腋,花序基部的花通常2~3朵集在一起,至花序的頂端通常單生;雄花雄蕊3,開放後藥隔變寬,退化雄蕊3,有時存在,常與發育3雄蕊互生;雌花序穗狀,單生,很少雙生,雌花花被6,子房下位,退化雄蕊呈花絲狀,柱頭3裂。蒴果成熟後反曲下垂,翅寬超過長度或近於等長,表面慄褐色,成熟後頂端開裂。種子四周圍以薄膜狀的翅,通常兩兩迭生,着生於每室的中央。花期5~8月。果期6~10月。

分佈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②叉蕊薯蕷,又名:蛇頭草。

多年生纏繞藤本。根莖橫生,竹節狀。莖纖細,左旋。單葉互生,三角狀心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或近截形,邊緣波狀,葉面幹後黑色,很少呈灰褐色,下面灰褐色;葉柄短於葉片。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序穗狀,單生或2~3枝簇生於葉腋;雄花花被碟形,先端6裂,裂片長卵圓形,黃色,雄蕊3,藥卵形,開放後藥隔變寬,常為花葯的1~2倍,呈短叉狀,退化雄蕊3;雌花序穗狀,單生,很少雙生;雌花花被6,卵圓形,退化雄蕊絲狀,子房下位,長圓柱形,柱頭3裂。蒴果,翅頂端稍寬大,表面慄褐色。種子扁卵圓形,慄殼色,具翅。花期5~8月。果期6~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