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生活小常識>中藥>

蠶豆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 閲讀(6.25K)

 蠶豆的功效:

蠶豆的功效與作用

蠶豆又稱胡豆、佛豆、川豆、倭豆、羅漢豆,蠶豆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蠶豆用於中氣不足之倦怠、食少、便溏及水腫尿少,蠶豆葉具有止血作用,嫩蠶豆煮稀飯能和胃、潤腸通便,對習慣性便祕有良效,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蠶豆。

 蠶豆的功效與作用

蠶豆中含有調節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成分鈣、鋅、錳、磷脂等,並含有豐富的膽石鹼,有增強記憶力的健腦作 用。蠶豆中的鈣,有利於骨骼對鈣的吸收與鈣化,能促進人體骨骼的生長髮育。蠶豆中的蛋白質含量豐富,且不含膽固醇,可以提高食品營養價值,預防心血管疾病。如果你是正在應付考試或是腦力工作者,適當進食蠶豆可能會有一定功效。蠶豆中的維生素C可以延緩動脈硬化,蠶豆皮中的膳食纖維有降低膽固醇、促進腸蠕動的作用。現代人還認為蠶豆也是抗癌食品之一,對預防腸癌有作用。

中醫認為,蠶豆具有健脾、利濕作用,用於中氣不足之倦怠、食少、便溏及水腫尿少。據説,還有抗癌作用。它的葉、殼、花、莖也都有藥用價值。

蠶豆葉具有止血作用,可治療肺結核咯血、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用法是取新鮮蠶豆葉搗汁服,每次20ml,每日2次。亦可研粉外用治外傷出血。嫩蠶豆煮稀飯能和胃、潤腸通便,對習慣性便祕有良效。

 蠶豆的作用:

蠶豆殼治水腫、腳氣、小便不利。煎服每次9——15g。治天皰瘡、黃水瘡,研末與麻油調敷患處。

蠶豆治胎漏:炒熟蠶豆磨粉,每服12克,加砂糖少許調服。

蠶豆花涼血止血,主治咯血、鼻出血、血痢、高血壓,煎服,每次9——15g。

蠶豆治天皰瘡:蠶豆黑殼燒存性,研末,加枯礬少許,菜油調敷。

蠶豆莖燒灰後用油調敷,可治燙傷。種子皮利尿滲濕;莢殼收入斂止血。

蠶豆治各種內出血:蠶豆梗焙乾研細末,每日9克,分3次吞服,白水送下。

蠶豆治膈食:蠶豆磨粉,紅糖調食。(《指南方》)

蠶豆治慢性腎炎:一蠶豆衣20斤,紅糖5斤,煮成浸膏500毫升,裝瓶存放,每服20毫升。對尿蛋白陽性患者,療效較好。

蠶豆治水脹,利水消腫:蟲胡豆一至八兩。燉黃牛肉服。不可與菠菜同用。(《民間常用草藥彙編》)

蠶豆治高血壓,咯血,鼻衄:鮮蠶豆花2兩,或乾花5至6錢,水煎服。或鮮蠶豆花蒸溜成“蠶豆花露”,每服半杯亦可。

蠶豆治水腫:蠶豆二兩,冬瓜皮二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蠶豆治水腫:三年以上之陳蠶豆煎湯飲;或陳蠶豆120克,紅糖90克,同放砂鍋內加水5茶杯,文火熬至一茶杯,頓服;或用蟲蛀蠶豆160克,豬肉適量燉熟食之;蟲胡豆1——8兩,燉黃牛肉服食;蠶豆2兩,冬瓜皮2兩,水煎服。

蠶豆治禿瘡:鮮蠶豆搗如泥,塗瘡上,幹即換之。如無鮮者,用幹豆以水泡胖,搗敷亦效。(《祕方集驗》)

蠶豆除濕消腫、水腫:用鮮蠶豆250克或陳蠶豆120克浸透去水,加入黃牛肉500克,用文火燉爛,再加調味品後食用。

蠶豆治大便下血:鮮蠶豆葉或英殼2至3兩,水煎後加紅糖適量,一日2次分服。

蠶豆治濕消腫:用陳蠶豆60克、冬瓜皮15克,加水煎服,連用5——7天。

蠶豆治婦女赤白帶:蠶豆花5錢至1兩(於品),水煎,一日2次分服。

蠶豆治酒醉不醒:蠶豆苗適量,加油、鹽煮湯,灌服。應用於水瀉:蠶豆莖30克,水煎服。

蠶豆治膿疤瘡:蠶豆英殼煅灰,研細,麻油調塗患處。

蠶豆治小兒頭部黃水瘡:蠶豆種皮(豆子的殼)炒焦研成細粉,以麻油調塗,一日2次。或用英殼炒焦研細末亦可。

蠶豆飲食禁忌:

蠶豆不易消化,因此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一般人也不要吃得過多,以免損傷脾胃,引起消化不良。蠶豆不宜生吃,有些人生吃蠶豆或吸入蠶豆花粉後,會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又稱“蠶豆黃病”,產生眩暈、休克、黃疸等症狀。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否則容易引發結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