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生活小常識>生活常識>

給寶寶餵奶注意事項大全

生活常識 閲讀(3.19W)

母乳是最天然的.與任一種配方奶粉都不起衝突(不象兩種配方奶粉之間).甚至於把配方奶粉衝在擠出的母乳裏都可以.喂寶寶就要拉開時間.一次喂足.這樣才長肉.不要滴滴嗒嗒.一會兒喂一點.

給寶寶餵奶注意事項大全


給寶寶餵奶注意事項大全

按需餵哺不是一哭就喂

孩子出生後頭幾個小時和頭幾天要多吸吮母乳,以達到促進乳汁分泌的目的。每當嬰兒因飢餓啼哭或母親感到乳房充滿時就應該進行哺乳,哺乳間隔是由寶寶和母親的感覺決定的,這就叫按需餵養。

我們提倡按需餵哺寶寶,但這並不是説寶寶一哭就得喂。因為寶寶啼哭的原因很多,也許是尿濕了,也許是想要人抱了,也許是受到驚嚇了,等等,媽媽應該做出分析判斷。如果把寶寶抱起來走一走,或是給他換掉髒尿布,他就能安靜下來,停止啼哭,那麼就可以不必餵奶。餵奶過於頻繁,一方面會影響媽媽休息,造成奶水來不及充分分泌,寶寶每次都吃不飽,過不了多久就又要吃的惡性循環,另一方面頻繁吸吮也會使媽媽的乳頭負擔過重,容易破裂,疼痛難忍,無法哺乳。

一般情況下,未滿月的寶寶每天吃奶次數較多,大約10-12次;1個月左右的寶寶可以每隔3個小時喂一次;2個月以後寶寶就可以每隔3個半小時吃一次奶,這樣比較符合寶寶胃腸排空規律。但這也不是絕對的,還是要根據寶寶和媽媽的實際情況來調整餵奶時間。

怎樣促進乳汁的分泌

(1)從懷孕4~5個月開始,就應做好乳房衞生,乳頭凹陷者,每晚可輕輕提起乳頭數次,同時輕輕按摩乳房;臨產前2個月,要每晚用脱脂棉蘸温開水輕輕擦拭乳頭;產後讓嬰兒開始吸吮,如果產婦身體好,最好從產後立即開始讓嬰兒吸吮乳頭,通過吸吮,對乳頭是個良性刺激,可條件反射地促使乳汁分泌;應按需哺乳,每次餵奶應兩個乳房交替餵哺,儘量將奶吃空,排空乳房後,下次乳汁分泌才會旺盛,反之,則相反。

(2)乳汁分泌靠神經系統調節,在哺乳期,一定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生活規律,休息、睡眠充足,不可過勞。特別注意不能生氣,大怒之後奶少了,這是眾所周知的。本文來自本站

(3)分娩過程中,勿過早用力,以防造成滯產,使體力耗竭。產程長者,不應飯、水不進,產後要加強營養,及時補充糖類、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尤其是各種湯類如:肉湯、雞湯、豆漿、排骨湯、魚湯、蝦米湯、豬蹄湯、紅糖水等,並補給足量B族維生素以使乳汁增多。

(4)室內温度應保持在20℃左右,不要太熱,以免產婦出汗過多,大量失水,會減少奶汁。

(5)產後24小時開始,每頓飯後按摩一次乳房,每次3~5分鐘,使乳腺管通暢。

(6)按需給孩子餵奶,及時刺激乳房,會很快增加奶水量。

(7)嬰兒強烈地吸吮刺激,能提高母血中的催乳素,促進乳汁分泌。吸吮能在數分鐘內使催乳激素升高10倍,在15分鐘內達200~300微克/毫升。

(8)奶量不足時,可用一些生乳之類的藥物進行治療。

總之,做好以上幾個方面,對增加乳汁分泌,保證母乳餵養是大大有好處的。

判斷母乳不足的方法有哪些?

有幾種情況可以考慮是否母乳不足:

(1)測體重:只要每天嬰兒體重能增加30克就是正常的。如果每天體重增加不到20克,可以認為僅用母乳餵養恐怕是吃不飽了。

(2)有的嬰兒是天生“食量大”的,要區別由於想吃就哭和真正不夠吃的哭。母乳不足的“食量大”的嬰兒比較瘦,而愛哭的孩子不瘦。另外,如果嬰兒吃完雙側母奶之後,還能吃完50毫升以上的牛奶,而且他的大腿很細,皮膚鬆弛,可以認為母乳是不足了。因為半個月的嬰兒一般能吃80-100毫升的奶,如果吃過母奶後仍能很快吃掉50毫升牛奶,那麼可以判斷母乳的出奶量還缺少50毫升。

怎樣從孩子吃奶判斷奶量?

母乳的量是否充足,孩子是否吃飽,這是餵養孩子過程中首先需要了解的問題,奶量不足,孩子吃不飽,就會影響其生長髮育。怎樣正確判斷這兩個問題呢?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孩子吃奶中的表現來判斷,如果母親的奶充足,嬰兒吃奶時很安靜,一般吮吸3~5下嚥一口,而且有吞嚥聲,吃奶不超過15分鐘,吃飽後多數安靜入睡或不哭不鬧地玩耍。3個月的嬰兒,吃一次母乳能維持3個多小時,吃飽的嬰兒,在兩次吃奶之間一般不會哭鬧。

如果母乳不足,嬰兒吃奶時,吮吸次數多,咽的次數少,或邊吸奶邊哭鬧,從嬰兒口中拔出乳頭後,孩子還要追着吃奶,這些都是奶量不足、孩子吃不飽的表現,應考慮為什麼母奶不足?如何提高母奶的數量和質量?母乳餵養時的正確姿勢(圖)

母乳餵養時母親的正確姿勢

——體位舒適,母親可以側卧、仰卧,也可以坐着餵奶,不論取何種姿勢,母親均應舒適放鬆,取坐姿餵奶時,腳下可踩小凳。

——母親將一隻手的拇指和其餘四指分別放在乳房的上、下方,托起乳房餵奶,除非在奶流過急、嬰兒嗆奶時,一般不要用“鍘刀”式(用食指和中指)夾託乳房。本文來自本站

——嬰兒的身體與母親的身體緊密相貼,做到胸貼胸、腹貼腹、下頜貼乳房。

——每次餵奶時,母親先將乳頭觸及嬰兒口脣,當嬰兒口張大、舌向下的一瞬間,將乳頭和乳暈(乳頭下部深色皮膚處)一起送入嬰兒口內。如果嬰兒只含住乳頭,而未將乳暈含在口中,乳汁就很難吸出來,並且會造成母親乳頭疼痛,甚至乳頭皸裂。

注意防止母奶被污染

母親的奶是嬰兒最理想的食品,它不僅營養豐富,容易消化,能增強嬰兒的抵抗力,而且温度適宜、新鮮乾淨,省錢方便。但是,有些嬰兒為什麼吃了母奶而發生了疾病呢?這是母奶受到污染的緣故。

其污染途徑主要是:

(1)奶頭不乾淨使奶受到細菌污染

如果母親不講究衞生,殘流在奶頭上或乳腺管外口的奶和泥垢很適宜細菌藏身和繁殖,當嬰兒吃奶時,細菌就隨着奶水從口而入,引起口腔炎或胃腸疾病。所以餵奶的母親除了要勤洗澡、勤換內衣外,每次餵奶前還要先用肥皂洗手,再用乾淨藥棉花蘸點温開水洗淨奶頭,並把最初幾滴奶擠掉,以衝去可能藏在乳腺管外口的細菌,然後再開始餵奶。喂完奶以後,也要把奶頭擦洗乾淨,經常保持奶頭清潔,就好像我們每次吃完飯後刷碗一樣,要形成習慣。

(2)母親體內的病菌、一些毒物或藥物都可能通過血液到達乳腺,從奶汁裏排出來

這些有害的東西在奶裏濃度過高,嬰兒吃了這種奶就可得病或發生中毒。最普通的是母親得了乳腺炎,病菌很容易直接侵入奶汁。母親得了敗血症(這是一種由細菌在血液內繁殖並散佈到全身的疾病),奶汁裏也含有病菌。所以,如果母親得了乳腺炎、敗血症及其它嚴重的細菌感染性疾病,除了及時治療外,還需暫停餵奶。

(3)藥物、毒物從奶汁中排出

一般認為大多數藥物能從奶汁中排出,但濃度不太高,對吃奶的嬰兒影響不大。少數藥物如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硫脲嘧啶在母奶中的濃度可高於血中濃度的3~12倍,嬰兒吃了這種奶可以引起甲狀腺功能低下。在母奶中濃度比較高的藥物還有溴劑、麻醉劑、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冬眠靈、麥角製劑、阿托品、雷米封、四環素和氯黴素等。其中溴劑等前五類藥物能使嬰兒嗜睡;麥角製劑能引起吐瀉、血壓不穩。許多藥物如餵奶的母親用量過大,時間過長,都可能對嬰兒有害。

寶寶是否吃飽了

人工餵養的寶寶每天吃多少奶,媽媽可以非常準確地掌握,但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能吃多少奶、是否吃飽了,媽媽往往心中沒底。單純從寶寶吃奶時間的長短來判斷他是否吃飽了是不可靠的,因為有的寶寶即使吃飽了,也喜歡含着乳頭吸吮着玩。那麼應該怎麼判斷呢?

一.看寶寶體重是否按月增加,並且達到了相應階段寶寶體重的正常值;

二.看寶寶吃完奶後情緒好不好,是否能安靜地睡兩三個小時或玩耍一會兒;

三.看寶寶大便是否呈正常的黃色軟膏狀;

四.看寶寶吃奶時間是否過長,比如30分鐘以上,一般餵奶時間在15至20分鐘為宜。

如果以上幾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麼你的寶寶應該是吃飽了。寶寶沒有吃飽的現象可能有:大便變稀、發綠、次數增加;吃完奶後情緒仍不好,很快又因飢餓而啼哭;體重不增或增長緩慢等。

怎樣餵養低體重兒?

1. 選擇最理想的營養品——人乳來餵養。用人乳餵養的低體重兒發生消化不良、腹瀉和其它感染的機會少。近來有人還在人乳中發現了抗體,可防止小兒食物過敏。實踐表明,用人乳餵養的低體重兒,體重增加比人工餵養的明顯。為使低體重兒儘快趕上正常兒,母親應儘可能地採用母乳餵養孩子,還要想方設法增加自己的奶量,實在無法採用人乳餵養時,才考慮用牛奶代替。

2. 要講究餵養方法。人乳餵養,若乳母奶頭凹陷,孩子吸吮有困難,可用吸奶器將奶吸出,灌入奶瓶中再喂。橡皮奶頭應選擇質地鬆軟些的,以利於嬰兒的吸吮。人乳餵養的次數,可靈活掌握,不強調按時,只要嬰兒哭了想吃就可以餵奶。人工餵養應採用稀釋牛奶,牛奶與水的比例為3:1,再按100毫升稀釋的牛奶中加8~9克糖的比例調配。這樣配製的牛奶,脂肪少些,糖多些,適合嬰兒的需要。人工餵養,每天的餵奶總量,一般為嬰兒體重的五分之一。例如一個2000克重的嬰兒,每天應餵乳400毫升左右。每天餵養的次數可根據出生的體重決定。

早產兒餵養要注意什麼?

早產兒是指出生時體重不滿2500克,身長不到45釐米的新生兒。早產兒吸吮能力差,吞嚥反射弱,容易嗆奶。此外,早產兒的胃賁門括約肌發育不完善,胃容量小,故易溢奶。各種消化酶均不足,易致消化不良。因此,在餵養上一定要特別細緻。

早產兒應儘量爭取母乳餵養。吸吮力差的可適當縮短餵奶的間隔時間,每兩小時一次,少量而多次餵奶。如果吸吮能力極差的,可將母乳擠出,盛裝於煮沸消毒的杯子中,用小滴管耐心滴喂,喂後用小枕頭墊高上半身,並採取右側卧位,避免溢奶而引起的窒息

一歲以內吃奶的嬰兒常常患有“奶癬”,醫學上稱為嬰兒濕疹。有些家長認為既然奶癬與吃奶有關,就採取提前斷奶的辦法。結果,不僅濕疹照樣發,而且嬰兒因為得不到母乳或牛奶餵養,極易發生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經常得病的現象。那麼,怎樣餵養有奶癬的嬰兒呢?

引起奶癬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嬰兒的過敏性體質所致,也有認為與母親在懷孕期間飲食單調有關。一般説,奶癬是在嬰兒出生2~3個月時開始發病,有的在面頰、前額、頭頸,嚴重的可蔓延到軀幹、四肢和臀部,有時還可繼發細菌感染。癢是嬰兒患奶癬時的主要症狀。嬰兒患奶癬,年輕的父母不要過於着急。如果嬰兒是用母乳餵養的,母親應多吃蔬菜、水果、豆製品和肉類的食物,少吃魚、蝦、蟹等水產品。如果嬰兒是用牛奶餵哺的,可適當延長牛奶的燒煮時間,以利蛋白質變性,減輕致敏作用,也可改用羊奶或市售的多維乳兒粉餵哺嬰兒。不論是採用哪種餵養法,都應注意不要給嬰兒喂得過飽,因為消化不良會使奶癬加重。

患濕疹的孩子在護理上更應重視一些。洗臉洗身都應用温開水清洗,少接觸肥皂,以免嬰兒皮膚受到肥皂的鹼性刺激,必要時可用淡鹽水浸泡紗布敷在濕疹處止癢。嬰兒的衣服要寬大,經常更換,保持清潔,避免細菌感染。衣服和被褥均應選用全棉布製作,忌用化纖或毛織品,避免接觸鴨絨等容易引起過膚的物品。患奶癬較嚴重的嬰兒,應禁止接種多種疫苗,不能注射預防針。一般1~2歲以後,奶癬會自然減輕消退。

 特效催乳膳食

母乳是寶寶最珍貴的營養食品,有的媽媽產後缺乳,一定非常着急,這裏列舉了一些民間常用的比較有效的催乳食譜,以供參考。

- 將章魚3兩洗淨,切成魚片;將豬蹄一隻切成6-8塊,與章魚片一起放入鍋中。加水淹沒,用旺火燉至熟透。肉湯同吃,服5-7次可見明顯效果。

- 將鯽魚一尾去鱗、內臟,豬蹄一隻切成6-8塊,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燉至熟透,肉湯同吃。

- 取鮎魚淨肉,雞蛋兩隻煮熟剝殼。將魚、蛋放入清水中同煮至魚熟透,吃魚肉、雞蛋,喝湯。服3-5次見效。

- 將鮮蝦3兩洗淨去殼,豬蹄一隻切成6-8塊,放入砂鍋內用清水旺火燉熟,加入黃酒,肉湯同吃,服5-7次見效。注意:皮膚過敏者忌用此方。

- 取花生仁2兩煮湯喝,每日1-2次,連服3-5日可見效。

- 將胎盤一個(健康人胎盤)洗淨,切成小片。將甲魚肉3兩切成小片。砂鍋置旺火上,倒油,炒胎盤、甲魚肉半分鐘,加清水兩碗燒煮片刻,一起裝入碗內。放入蒸鍋用旺火蒸半小時即可服用。一般服5-7次可見明顯效果。

- 木瓜一斤、米姜半兩洗淨,加入米醋50毫升,放入砂鍋燉40分鐘後即可食用。

- 取豬蹄兩隻加當歸5錢,旺火煮開,文火燉至肉爛,肉湯同吃。

- 取豬蹄兩隻,加花生仁、黃豆各一兩,清燉熟爛後食用。

- 取雞爪10對,花生米2兩。雞爪剪去爪尖,洗淨下鍋,加水、黃酒、薑片。煮半小時後,放入花生米、精鹽,用文火悶煮2個小時,淋入雞油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