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生活小常識>生活常識>

土茯苓和茯苓是一樣的嗎|區別有哪些

生活常識 閲讀(3.14W)

土茯苓和茯苓是一樣的嗎?區別有哪些

  土茯苓和茯苓

土茯苓和茯苓的區別

茯苓是利水滲濕藥,還可健脾安神,性味甘淡平,歸心脾腎經。茯苓是清熱解毒藥,可除濕利關節,性味甘淡平,歸肝胃經。在功效上,土茯苓清熱利濕、解毒、殺蟲止癢,對於濕熱所致的皮膚病如梅毒、濕疹有很好的療效;而茯苓是健脾利濕的要,常常配伍在益氣健脾的藥方中,增強健脾利濕的作用。在口感上,土茯苓偏於味苦,茯苓味淡,因此在選擇上不用混淆。

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傳統中醫認為,土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肝、胃經,有解毒、除濕、利關節等功效。西醫認為,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較強的免疫抑制藥,是治療免疫病口腔和陰部潰瘍之最佳中藥。土茯苓也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牛皮癬關節炎、白塞病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與金雀根、山稔根、徐長卿、紅藤等同用。土茯苓對免疫病之過敏性皮炎、天皰瘡、濕疹等也有效

食療作用

味甘、淡,

性平。無毒。歸肝、胃、腎脾經。開散降泄。

用該品治梅毒,可配合金銀花、白蘚皮、威靈仙、甘草等同用。現臨牀上主要用於濕熱瘡毒,常與白蘚皮、地膚子、苦蔘等配伍同用。此外,該品在臨牀上用治鈎端螺旋體病,有一定療效。

土茯苓和茯苓是一樣的嗎?區別有哪些 第2張

  土茯苓和茯苓

臨牀應用

1.防治鈎端螺旋體病:預防:每日1兩,1次或2次煎服,每週連服3日,共服5周。2000餘人服藥結果表明,服藥組與未服藥組發病率之比為1:5.58。治療:土茯苓100克(病情重而體質較好者可用至5兩),甘草15克,水煎每日2次分服。同時可根據病情辨證加減;對高熱、重症者給葡萄糖液及維生素丙,個別有出血傾向者加用激素。治療18例均愈,16例於服藥2~3劑、3例於服藥4~5劑後症狀消失。平均住院時間3.6天。或用土茯苓4兩,地榆、青蒿、白茅根各50克煎服。每日1~3劑,熱退後每日1劑,4次分服。同時配合對症處理,如鎮靜、止血、補液等。治療14例,失敗4例。其中血培養陽性者9例,5例治癒,4例失敗。治癒病例體温降至正常時間在1~7日內,主要症狀隨體温下降而逐漸減輕或消失,大部分病人頭痛、身痛、球結膜充血、腓腸肌壓痛、血痰等均於1~2天內消失。治療中少數病例出現噁心、嘔吐等反應。

上述內容就是土茯苓和茯苓的文章,生活經驗是我們不斷累積而來的,如果你缺乏生活常識就收藏我們網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