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熱點資訊>百姓民生>

拾荒老師辦"愛心課堂"|深巷土房變"學霸搖籃

百姓民生 閲讀(2.35W)

新華社烏魯木齊5月28日電(記者何軍 白佳麗)在新疆喀什疏勒縣,一間破舊不堪的土坯房成了遠近聞名的“學霸搖籃”。近30年來,“拾荒教師”潘玉蓮利用課餘和寒暑假時間在這裏義務輔導了2000多個孩子,當中的不少打下了良好的學習基礎,最終考進理想的大學。

拾荒老師辦"愛心課堂" 深巷土房變"學霸搖籃

潘玉蓮甘守一生清貧,從社區退休之後,憑低保維持生計的她頓頓啃冷饃、嚼硬饢。她常常拖着患有舊疾的雙腿,步行幾公里拾廢品換錢,用攢下分分角角的零錢,給孩子們買作業本和生日禮物。

建於上世紀50年代的土坯房,是潘玉蓮的全部家當。房子幾十年未曾翻修,黃土鋪就的地面已是坑坑窪窪,掉皮的灰牆長滿了“傷疤”。她將家中最大的一間房改造成了“愛心課堂”,隔壁是她休息生活的房間,簡陋得幾乎沒什麼佈置,睡覺、做飯、備課,甚至晾衣服都在這個10來平方的狹小空間裏。

75歲的潘玉蓮現在教着30多個學生,還有不少家長想把孩子往這裏送。為了多坐些人,十幾平方米的教室中擺着14張書桌,排與排之間只有一掌之隔,低年級的一張桌子擠了3個小朋友,高年級2人坐一張。

“對學生給好心不給好臉”——是潘玉蓮的口頭禪。教室前的兩塊黑板是孩子們每天放學後來潘老師家必經的“考場”,只有掌握了當天的上課內容,通過“黑板”測試,才能出教室的門。“過了晚上12點是經常的事,家長也都支持我,一直在門口守着,從不為早點下課向我求情。”她説。

五年級的蘇麥耶是“愛心課堂”的班長,除了自己學習,還要幫助輔導低年級的學生。她的母親説,孩子在2年級的時候成績還很差,語文、數學只有30多分,經過潘老師3年的細心輔導,孩子的成績直線上升到90多分,穩居年級前三。

在孩子們眼裏,潘奶奶雖然永遠板着臉,但心裏一直掛念着他們。她總是有辦法從每個月300多元的低保裏為孩子們省出錢來,白天閒下來的時候,她就提着塑料袋上街扒垃圾,聞着腥臭就為撿3分錢一個的飲料瓶賣。

多年來的堅持和付出感動了家長和身邊的人,社區的鄰居經常來送飯,經濟條件好的家長接孩子時也時常偷偷往潘老師被子裏塞上一點錢。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為,潘玉蓮總覺得沒什麼。“和孩子呆時間長了,看不見他們心裏空落落的。”

讓潘玉蓮感到欣慰的是,這些遠赴天南海北的孩子,依然記得她和她的“愛心課堂”。艾克拜爾江從小在“愛心課堂”學習了6年,如今如願考上大學的他清晰記得潘老師手把手教他寫漢字、矯正普通話發音時的情形,每年假期,艾克拜爾江都回到這個兒時成長的地方,和年邁的老師一起義務輔導,幫助學弟學妹實現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