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熱點資訊>百姓民生>

專家解讀國產大飛機"進化史"|未來一定要裝上

百姓民生 閲讀(2.89W)

中新社上海8月20日電 題:專家解讀國產大飛機“進化史”:未來一定要裝上“中國心”

中新社記者 鄭瑩瑩

從1970到2017年,中國的“大飛機夢”幾經沉浮。20日於此間舉行的上海科協大講壇上,見證中國國產大飛機“進化史”的院士專家向滬上市民解讀這一過程,並表示未來國產大飛機一定要裝上“中國心臟”(國產發動機)。

專家解讀國產大飛機"進化史":未來一定要裝上

5月5日,中國首款國際主流水準的幹線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成功首飛。圖為C919起飛昇空。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三上三下”的坎坷

伴隨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今年5月5日在上海成功首飛,中國的“大飛機夢”終於實現。

夢起的時間可追溯至1970年8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動力專家劉大響在講壇上介紹,當時開始立項,叫“七0八工程”。到1980年9月,中國第一架大型噴氣客機運-10在上海成功首飛,並且10餘次飛到北京和拉薩等多個城市,意義十分重大,“在當時那麼艱苦、技術相對落後的環境下,通過努力,我們的飛機取得這麼大的成功,這是了不起的成績。但是很遺憾,因為種種原因,1982年運-10項目被擱置。這是第一次。”

第二次是1984年到1996年,中國跟美國麥道公司合作生產MD80和MD90國產化。1996年波音公司收購麥道公司,MD系列停產。

第三次是1999年,中國與法國合作研製100座級飛機,由於種種原因,兩年以後也停了。此為“三上三下”。

專家解讀國產大飛機"進化史":未來一定要裝上 第2張

5月5日下午2時許,首架國產大飛機C919在上海浦東機場4號跑道成功起飛。王脊樑 攝

“六問”大飛機夢

儘管歷經挫折,中國的“大飛機夢”並沒有破滅。21世紀初,包括劉大響在內的一批院士呼籲中國造自己的大飛機。

他介紹,當時大飛機論證面臨“六問”:

——中國要不要造自己的大飛機:答案是一定要,因為大飛機是建立創新型國家的標誌性工程;

——中國有沒有能力造大飛機:答案是已具備技術、生產等必要條件;

——要造什麼樣的大飛機:一個平台、兩種機型,軍機、民機都要有;

——怎麼樣造大型飛機:吸取教訓,自主研製為主,開展國際合作;

——在哪裏造大飛機:軍機和民機分地而造,緊密合作;

——大飛機要不要造民用大型發動機:因為造發動機很困難,中國此前在民用發動機領域並沒有怎麼研究,但結論是大飛機一定要裝上“中國心”。

中國商飛大型客機C919項目常務副總設計師陳迎春透露,中國在各個階段都試圖研製過商用飛機,與波音、空客的時間相當,但限於國家經濟實力、技術水平、工業基礎等條件,所以當時都沒有成功。到了21世紀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開始有這個實力和能力造我們自己的大飛機。

專家解讀國產大飛機"進化史":未來一定要裝上 第3張

5月5日,首架國產大飛機C919在上海成功首飛。楊駿 攝

揭開“三部曲”

目前中國大飛機已揭開“三部曲”:新支線飛機——ARJ21已投入航線使用。單通道幹線客機——C919,今年5月5日成功實現首飛,截至今年6月13日,其國內外用户數量達到24家,訂單總數達到600架。另外,今年5月,中俄國際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在上海成立,標誌着中俄遠程寬體客機項目邁開重要一步。

而何時中國的國產大飛機能擁有一顆“中國心”,備受外界關注。劉大響表示,發動機的研製難度比較大,據國外的統計,一般的發動機研製週期要比飛機長一倍,甚至兩倍。但他強調,造國產大飛機一定要研製中國自己的發動機,“如果沒有自己的心臟,這個飛機不可能成功。”

陳迎春也表示,發動機和飛機相輔相成,一定要一起發展,就算飛機現在先走一步,發動機的研製也要跟上,未來的國產大飛機必須要有“中國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