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熱點資訊>百姓民生>

風箏載人|史上還真有記載

百姓民生 閲讀(2.8W)

風箏載人,史上還真有記載

電 視 劇《少年楊家將》中,這個風箏載人的鏡頭是有史實依據的。

在電視連續劇《少年楊家將》中,有個風箏載人的鏡頭,楊家將把兩個人附在風箏上,並固定好,然後風箏藉助風力,飛上了天,好像是飛過敵軍大營,去搬救兵。

那麼大個風箏,再加上兩個人的體重,怎麼就能被吹上天呢,不用想肯定注入了神話色彩。風箏的歷史已經耳熟能詳,中國的風箏是魯班創造的,後來成為娛樂玩具。這裏主要説説風箏載人,古代究竟有沒有這麼回事呢?

在北齊歷史裏,有關於載人風箏的最早記載。北齊的第一個皇帝高洋有計劃地殺害拓跋和元氏兩個家族的成員。正史是這樣説的:他讓人把死囚綁在作為翅膀的大竹蓆上,令他們由塔頂飛到地上,稱“放生”。公元559年,是他在位的最後一年,他不斷讓死囚做載人風箏的實驗。一位魏國王子隨同風箏在空中飛翔達13公里遠。《資治通鑑》敍述了這件事:高洋使元黃頭與其他囚犯從金鳳台各乘紙風箏(紙貓頭鷹)向下飛。只有元黃頭一人飛得遠至紫陌,他在那裏降落到地上。

東晉葛洪是著名的道教理論家、醫學家、文學家。據考證,史上記載風箏載人的文字和葛洪有關,文中把葛洪稱為大師:有人問這位大師關於登到高處冒着危險遠行的道理時,這位大師説有人用棗心木為飛車,用牛皮帶結在環劍上,以發動機器。還有人有這樣的想法:製作五蛇、六龍和三牛,以對付“強風”而乘之,一直上升到20公里的高度。這個區域的風極其強勁,能勝過人的力量。不知哪位老師説,此風箏螺旋式向上飛,越飛越高,然後只需伸展兩翅,不再拍打空氣,就可以自行前進,因為它依靠強風滑行。

風箏載人的情形還被馬可·波羅寫在遊記裏。當一隻船決定起航前,船主就用一條繩子把八個角的柳筐綁住,接着找來一個傻瓜或醉鬼,把他們綁在筐裏,因為他們不會意識到自己所面臨的危險。這件事只有等到有大風的時候才能幹。到時候勁風會把載人的柳條篩筐送上天空,而地上的人就握住長繩。假如空中的篩子偏離了風向,下面的人把繩子拉一下,這樣篩筐就飛得高一些。如此反覆,最後就是放繩子。如果筐子飛不起來,是沒人願意乘船的。這當然是迷信,也很危險。但是這個記錄其實説的便是風箏載人的原理。

現代,人們也進行了載人風箏的飛行。歐洲人巴登·鮑威爾在1894年做了一些載人的試驗之後,歐洲的海軍和陸軍中出現了用來進行觀察的載人風箏。

這麼看來,電視劇中的風箏載人也是有依據的。

本報記者 郭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