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熱點資訊>百姓民生>

探訪四川瀘州薅秧山歌

百姓民生 閲讀(1.08W)

探訪四川瀘州薅秧山歌

返鄉的陳小兵身批蓑衣,犁田插秧時唱起了山歌。 楊濤 攝

中新網瀘州6月6日電 (鄒立楊 楊濤)“一塊大田十八相,橫(音huan,地方話)栽蘿蔔順栽秧(哦),蘿蔔沒得薑辣口(哎),家花莫得(那)野花香(哦)……”近日,瀘州納溪區新樂鎮銅鼓村山腳的稻田中,一曲薅秧山歌時常響徹山谷。

據悉,瀘州市納溪區自上世紀五十年代就有“民歌之鄉”的美譽,2012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現流傳、記錄的説唱民歌近2000首,這些歌曲承載着當地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和生活習慣。

探訪四川瀘州薅秧山歌 第2張

休息時間,唱歌划拳。 楊濤 攝

“回到田間,或手把秧苗,或扶犁,或割草……歌聲應景而起,隨口而出。”陳小兵已經39歲,走出校園便離開了農村,但每年農忙季節總要邀約幾個同齡玩伴返回到村裏,幫助村民進行插秧、薅秧、收稻穀等農事勞動,説唱摯愛的鄉間民歌,拾掇兒時的鄉愁。“吼幾嗓子,還能增添鄉村旅遊發展的元素,吸引遊客進村入户體驗、感受村裏的山歌民俗。”

“那時的沒有電視電影,晚飯後提着一瓶自家釀的酒出門,幾户人家聚在一個院壩喝酒吆喝,喝多了就扯着嗓子唱山歌。”村裏人具體從什麼時候開始唱山歌,陳小兵也説不清楚,也許是村裏龍洞子的水給了村民一户好嗓子。

“山歌的復興是在上世紀80年代。”陳小兵肯定地説,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農村改革,田土下放,農户把田邊地角能栽種的地塊都種上了莊稼,有了糧食瓜果,吃飽了便開始想過好,唱歌和説小品(當地人稱:扯閒條)就成了當時的“夜生活”。

探訪四川瀘州薅秧山歌 第3張

餐桌前吃午飯,划着花拳,唱着敬酒歌。 楊濤 攝

“白天摸魚抓蝦賣,晚上跟着大人在院壩頭嬉鬧。”劉克忠比陳小兵大幾歲,在那樣的“藝術環境”中,也愛上了當地的民歌。“他們是走一山唱一山,走一路唱一路,把民歌帶到了所走過得地方。”陳小兵的老婆埋怨道。一次到青城山去旅遊,登山的時候,陳小兵幾人觸景生情,扯起嗓子就唱了起來,同行的遊客也很快跟了上來,越往山上頂走,聚集的人羣也越來越多。“很多遊客都以為他們是景區請來的職業演員。”

“喊我看牛就看牛(哦),牛兒牽到彎彎頭,取把黃荊來墊坐(哎),唱首山歌(來)解焦愁。”高歌一曲後陳小兵介紹,2016年他和朋友自編説唱小品《老表兒看幺兒媳婦》曾參加四川省民俗民間藝術展示演出。“這支隊伍很不錯,他們的藝術來自生活,是真正的農民藝術家,他們的表演源於對民間藝術的喜歡,更享受着民間藝術的喜悦。”四川省的民俗藝術專家這樣點評陳小兵們的作品。

“不少民歌的唱腔、演唱技巧正面臨着無法傳唱甚至遭遇消亡的窘境。”納溪區文化館肖玉梅告訴記者,民歌傳唱人員普遍老齡化,陳小兵年齡算是最年輕的,而能唱“永寧河船工號子”的已經83歲了,部分納溪民歌失傳的可能非常大。

“不論舞台大小,只要需要,我們就上,若是人民大會堂需要,我們就唱給全國的朋友聽。”陳小兵及幾位愛好者雖然離開農村幾十年了,卻依舊心懷鄉野村民的質樸。

據悉,今年納溪區在‘非遺’傳承和保護中專門立項,打造了四支“納溪民歌”演唱組合。通過民歌傳唱者進社區、進校園、進古鎮等形式傳習傳唱,讓更多羣眾、學生了解和認識納溪民歌,愛上納溪民歌,構建新的納溪民歌傳承脈絡,讓脈絡的觸角觸動更多的新生力量參與到民歌傳唱中來,弘揚優秀的民間文化,豐富羣眾的精神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