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生活小常識>中藥>

中藥杜仲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 閲讀(8.17K)

1、《藥性論》記載:杜仲主腎冷精腰痛,腰病人虛而身強直,風也。腰不利加而用之。

中藥杜仲的功效與作用

2、《陝西中草藥》記載:杜仲治高血壓:一杜仲、夏枯草各五錢,紅牛膝三錢,水芹菜三兩,魚鰍串一兩。煨水服,一日三次。(《貴州草藥》)二杜仲、黃芩、夏枯草各五錢。水煎服。

3、《玉楸藥解》記載:杜仲益肝腎,養筋骨,去關節濕淫,治腰膝痠痛,腿足拘攣。

4、《本草再新》記載:杜仲充筋力,強陽道。

5、《本草求真》記載:杜仲入肝而補腎,子能令母實也,且性辛温,能除陰癢,去囊濕,痿痺癱軟必需,腳氣疼痛必用,胎滑夢遺切要。若使遺精有痛,用此益見精脱不已,以其氣味辛温,能助肝腎旺氣也。胎因氣虛而血不固,用此益見血脱不止,以其氣不上升,反引下降也。功與牛膝、地黃、續斷相佐而成,但杜仲性補肝腎,直達下部筋骨氣血,不似牛膝達下,走於經絡血分之中,熟地滋補肝腎,竟入筋骨精髓之內,續斷調補筋骨,在於曲節氣血之間為異耳。獨怪今世安胎,不審氣有虛實,輒以杜仲、牛膝、續斷等藥,引血下行。在腎經虛寒者,固可用此温補以固胎元。若氣陷不升,血隨氣脱而胎不固者,用此則氣益陷不升,其血必致愈脱不已。

6、《活人心統》思仙散 記載:杜仲治腰痛:川木香一錢,八角茴香三錢,杜仲(炒去絲)三錢。水一鍾,酒半鍾,煎服,渣再煎。

7、《神農本草經》記載:杜仲主腰脊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除陰下癢濕,小便餘瀝。

8、杜仲配續斷,功能補肝腎,利腰膝,固衝任,常用於肝腎不足所致諸症。

9、《本草匯言》記載:杜仲治小便餘瀝,陰下濕癢:川杜仲四兩,小茴香二兩(俱鹽、酒浸炒),車前子一兩五錢,山茱萸肉三兩(俱炒)。共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五錢,白湯下。

10、杜仲配牛膝,補肝腎及強筋骨之力增強,常用於治肝腎不足的腰腿疼痛及兩足無力等症。

11、《日華子本草》記載:杜仲治腎勞,腰脊攣。入藥炙用。

12、《名醫別錄》記載:杜仲主腳中痠痛,不欲踐地。

13、杜仲配補骨脂,温補腎陽力增,兼補脾、肝,既澀下元,又固衝任,常用於腎陽不足,下元虛冷之陽痿,腰膝冷痛及下元不固之滑精遺尿,亦可用於肝腎不足之腰膝痠軟,胎動不安及脾腎陽虛泄瀉等症。

14、《本草正》記載:杜仲止小水夢遺,暖子宮,安胎氣。

15、《聖濟總錄》杜仲飲 記載:杜仲治中風筋脈攣急,腰膝無力:杜仲(去粗皮,炙,銼)一兩半,芎藭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上三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二盞,入生薑一棗大,拍碎,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温服。如人行五里再服,汗出慎外風。

16、《藥品化義》記載:杜仲沉下入腎,蓋腎欲堅,以苦堅之,用此堅腎氣,強壯筋骨,主治腰脊痠疼,腳膝行痛,陰下濕癢,小便餘瀝。東垣雲功效如神應,良不爽也。牛膝主下部分,杜仲主下部氣分,相須而用。

17、杜仲配五加皮,既強壯筋骨又祛風濕,乃補瀉兼施的藥對,適宜治療肝腎兩虛,風濕侵入筋骨而致的腰腿痛,足膝痠痛,關節不利,兩下肢無力等症。

18、《聖惠方》杜仲散 記載:杜仲治卒腰痛不可忍:杜仲二兩(去粗皮,炙微黃,銼),丹蔘二兩,芎藭一兩半,桂心一兩,細辛三分。上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次入酒二分,更煎三、兩沸,每於食前温服。

19、《篋中方》記載:杜仲治腰痛:杜仲一斤,五味子半升。二物切,分十四劑,每夜取一劑,以水一升,浸至五更,煎三分減一,濾取汁,以羊腎三、四枚,切下之,再煮三、五沸,如作羹法,空服頓服。用鹽、醋和之亦得。

20、《聖濟總錄》杜仲丸 記載:杜仲治婦人胞胎不安:杜仲不計多少,去粗皮細銼,瓦上焙乾,搗羅為末,煮棗肉糊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嚼爛,糯米湯下。

21、《簡便單方》記載:杜仲治頻慣墮胎或三、四月即墮者:於兩月前,以杜仲八兩(糯米煎湯,浸透,炒去絲),續斷二兩(酒浸,焙乾;為末),以山藥五,六兩為末,作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22、王好古 記載:杜仲潤肝燥,補肝經風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