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熱點資訊>百姓民生>

浙大附中開課教詠春|“教頭”系葉問第三代弟子

百姓民生 閱讀(2.92W)

原標題:浙大附中開課教詠春 “教頭”系葉問第三代弟子

浙大附中開課教詠春 “教頭”系葉問第三代弟子

姜涵瀧在棲霞嶺上給孩子們上詠春拳課。

許多人年少時都有一個武俠夢,當不成張三丰,做李小龍也好。不曉得是不是當年金庸小說看多了,記者直到當了媽媽了,仍覺得飛檐走壁是件超酷炫的事。

然而,最近發生的一件事,讓很多人有種夢想的破滅感——太極拳VS現代搏擊,結果30秒被KO(指擊倒獲勝)。

傳統武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有沒有用?近日,錢報記者在杭州浙大附中看到一羣天天練拳的少年,這種好奇感更強烈了。

浙大附中開課教詠春

“教頭”是葉問第三代弟子

浙大附中詠春拳課的師傅,是葉問的第三代弟子。

姜涵瀧,原名姜仕奇,杭州修明館館主,擅長詠春拳。他是一名視覺設計師,曾供職於騰訊和阿里巴巴。2006年,機緣使得他拜師學習詠春拳,後辭去阿里巴巴設計總監一職,創立武館,潛心研學。

說起詠春拳,現在可說是大大有名。李小龍發明截拳道的武術基礎,就是詠春拳。加之電影《一代宗師》和《葉問》系列的熱播,詠春拳已成爲家喻戶曉的一種傳統武術。

據說,浙大附中本學期開設詠春拳選修課,一下子就引來了上百名學生報名,包括不少女少俠。這門課只針對高一高二學生,每週開課三次:週二高一上課,週三高二上課,週五高一高二一起上課。

學拳,如果只侷限於教室或操場,既乏味又無法領略武學真諦。於是,師生走出室外,體悟不一樣的詠春。現在供少俠們練拳的場地有很多:在學校的綠茵場上,在武館裏,在羣山之巔——離學校十分之近的棲霞嶺上。

爲什麼要將功夫引進校園

讓學生修生養性、體悟人生哲學

爲什麼要讓學生學習中國功夫?學校相關負責人裘老師表示,學校一直重視學生的體育和藝術教育,努力提升學生的“健康力”,又機緣巧合遇到了姜涵瀧這位武林高手,所以專門開出了這門課。

除此之外,學校還有跆拳道等多門選修課和多個運動性質的社團,目的就是強身健體、修身養性、鍛鍊學生的意志,而不是爲了直接身體對抗。

裘老師說,詠春拳講究剛柔並濟,借力打力,以退爲進,這更是一種爲人處世的哲學。這些,不恰恰是現代人所需要的嗎?

據瞭解,這門課程沒有任何門檻,只要熱愛武術,有顆堅強的心,都可以報名。

學武難不難?有啥用?

練過的孩子們說:感覺不錯

記者對少俠們的練功生涯很好奇。學武難不難、累不累?如果毫無基礎,能堅持下來嗎?現在才學,會不會太晚了?

高一(12)班女生賴辰濤說:“當初報‘詠春’這門課,並沒有想這麼多。甚至於在看到上課時女生那麼少,還有些退縮。不過現在看來,我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每次練功,我都覺得進入到了一個新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沒有筆和紙,只有將技術與精神相融合的國粹。在練功過程中,身爲女生自然有許多不便與不足,但這更會鞭策我更加好好練習。”

學生張天雲說:“學習詠春已有1個多月,從最初對這門武術的好奇,逐漸變成景仰與敬畏,從基本套路小念頭練起,再是學習對手,再到學習轉馬、日字衝拳,隨着練習的逐步提高,對自己的要求也逐漸變高,而老師第一節課強調過的武德,也逐漸深入人心,希望我能堅持下去。”

學生翁佳鵬說:“很高興學校能開設詠春課,因爲我對功夫很感興趣。到現在學了一段時間,從並不是很瞭解,到現在可以較熟練地打小念頭,又學了黐(chī)手的一部分和其他一些招式。不管是在小念頭裏,還是黐手,都要求手要“歸中”,柔韌性不好就很難做到位。所以平時上課、寫作業的時候,可以用上伏手、攤手等動作鍛鍊柔韌性,讓動作更加標準。雖然讀書佔用了大部分時間,但是總可以利用一些空閒時間來練拳;花同樣的時間,別人只是在學習,而我還可以練詠春,感覺很不錯。”

說得記者也好想去試試……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