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養生>心理健康>

渴望又逃避戀愛|恐懼型依戀人格。(概念+原因)

心理健康 閲讀(1.19W)

“我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也很難相信那些説愛我的人。”這就是恐懼型依戀人格的常態。

渴望又逃避戀愛?恐懼型依戀人格。(概念+原因)

一、恐懼型依戀人格概念

恐懼型依戀人格最顯要的一個人格特徵,就是缺乏信任感,不僅缺乏對他人的信任,也缺乏對他人的信任。這個名詞只是在形容人的某種表現,並不是對人格做出了一個真正的價值判斷。

這類羣體覺得,親密關係本身就是不值得信任和依戀的,很排斥進入親密關係,但也害怕被拋棄,他們始終處在一種“靠近-離開”的狀態。當他們遇到想要接近的人,就會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逐漸靠近;但是當他們開始真正地接觸的時候,意識到對方可能也會在關注自己,就會立刻產生一種壓力感,為了逃避這種感受,會選擇冷漠推開,但是在心裏又會感到苦惱,覺得好像不應該這麼做,然後再次靠近,陷入了反反覆覆的掙扎之中。他們有自己的一套認知,對事情會產生習慣性的負面預期,也就成為了他們對待情感的運作模式。

所以恐懼型依戀是非常恐懼親密關係的,很難讓他們去相信對方。

二、形成原因

恐懼型依戀人格的形成,還是要從原生家庭説起。這類羣體在童年是很少能感受到愛的,而他們也習慣性從自己身上找問題,認為是自己不夠好,所以父母才不愛自己,他們渴望父母的愛,卻很少能夠被滿足。長此以往,在這種環境和觀念的影響下,恐懼型會感到“羞恥感”和自我嫌棄,這是他們無法正常進入親密關係的主要問題。不穩定的養育環境中,孩子對於父母的態度認知是不確定的、恐懼的,他們時常斥責疏離,時常又過度親密,所以孩童時期的他們需要耗費很多心理能量去猜測父母的想法,時刻處於緊張的精神狀態當中。隨着時間,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這種狀態被不斷放大,也就形成了這種人格。

在長大之後,進入親密關係,他們心裏和父母相處時的感受再次本能地被喚起。一方面渴望親密,另一方面又認為自己不夠好,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能夠被愛,對方的愛讓他難以信任。他們對愛始終是抱着一種懷疑的態度,對自己的都不認可的人,怎麼會相信有一個人能夠愛他。

恐懼型依戀人格吶,要相信,你們存在的本身就值得被愛呢!

可以戳此鏈接,看看如何與恐懼型依戀人格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