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影視>劇情介紹>

《鐵血軍魂》明晚首播|"最後一個貝勒"的抗戰

劇情介紹 閲讀(2.35W)

視頻:《鐵血軍魂》4月2日重慶衞視章賀獻唱主題曲

《鐵血軍魂》明晚首播 "最後一個貝勒"的抗戰:4月1日報道 “和平是小民的夢想,是世人的追求,但唯有軍人苦戰不倒,方能換來百姓永世和平,生於這個危機的時代,作為軍人,除了戰鬥我們別無選擇。”

章賀在《鐵血軍魂》中如是説,這也是原著於川長篇經典小説《最後一個貝勒》所要表達的主旨。這部史詩級抗戰劇4月2日晚將在重慶衞視播出,藉由清末遺留的特殊歷史角色貝勒瑞年,從不經世事,到成長為驍勇善戰的八路軍,展開一段烽火大時代的抗日傳奇。

《鐵血軍魂》明晚首播 "最後一個貝勒"的抗戰

章賀劇照

抗戰劇不是販賣荷爾蒙 章賀用鐵血軍魂詮釋“最後一個貝勒”

《鐵血軍魂》是東陽華海時代影業傳媒有限公司繼《鋒刃》後出品的又一力作。金霖執導,章賀、李曼領銜,聯袂劉冠翔、何育駿、尹君正、鄭清文、劉燦、李竹、郭明翔、張娜、馬文波等主演。

講述“七七事變”後,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前清貝勒瑞年(章賀飾)回國。他原本是為保住貝勒府的安危,才去日本學習,回國卻發現父親被日本人害死,激發了對日鬥志。

他先參加國民黨,隨着時間推移,發現國民黨的腐敗,經朋友推薦又參加了共產黨,更積極地投身到抗日戰爭中,還和共產黨員淑娟(李曼飾)組成歡喜冤家。《鐵血軍魂》不僅描繪了戰爭背景下的烽火愛情,還有《兄弟連》般的捨命相守。

比如:瑞年和好兄弟鄭寶仲(尹君正飾)、劉瑾賢(劉冠翔飾)、馮利民(何育駿飾)、甘子風(劉燦飾)等在戰爭中互相扶持,甘願為保護彼此犧牲,儼然“民國版兄弟連”。

正因經歷失去至親、摯友的種種傷痛,瑞年才變得愈加智慧,蜕變成鐵骨錚錚的八路軍戰士。章賀在接受採訪時如此解析道:“我覺得忠孝意識的建立代表了一個男人的成長成熟。猶記得有一段台詞這樣説‘什麼叫軍人?軍人是以戈止武,用槍來捍衞和平。

軍人為什麼打仗?不是為了慾望、暴力,是為了保衞國家,捍衞民族尊嚴’。我覺得這就是軍魂。忠孝意識成長的過程,就是瑞年逐漸塑造軍魂的過程。”

《鐵血軍魂》明晚首播 "最後一個貝勒"的抗戰 第2張

導演金霖抨擊部分抗戰劇 為營造高收視不惜觸碰政策敏感點

這幾年業內外對“抗戰雷劇”的質疑甚囂塵上,能懷着業界良心,沉穩地做一部史詩抗戰劇的影視人並不多。《鐵血軍魂》導演金霖痛批當下抗戰劇市場混亂,同時嚴肅表態:“盡最大努力還原歷史背景,不做‘抗戰雷劇’”。

導演金霖解析,現在的抗戰劇為了營造高收視率,應對來自市場發行壓力,可謂各顯神通,甚至不惜觸碰政策敏感點,在新奇特上大做文章,以至出現倍受詬病的抗日雷劇。

“作為《鐵血軍魂》的導演,我也糾結過,如果橋段上特別追求新奇特,可能會有雷劇嫌疑。過於極致地追求收視,可能會一不小心就走偏了。

經過反覆琢磨,和團隊探討從哪方面讓《鐵血軍魂》與眾不同,同時又走在抗戰類型劇軌道里。最後我們決定深挖情感,因為情感最能深刻地表現人性,如果講《鐵血軍魂》追求極致,也是追求人性的極致。”

《鐵血軍魂》明晚首播 "最後一個貝勒"的抗戰 第3張

華海時代打造精品抗戰劇 創作理念與梅爾·吉布森不謀而合

為求戰爭大場面的視覺震撼,以往很多戰爭劇的個體(如:士兵、百姓)往往面目模糊,是大製作中的無名符。但華海時代堅持認為,殘酷的戰爭中,真實的小人物最能引發觀眾共鳴,這與大導演梅爾·吉布森在《血戰鋼鋸嶺》中傳達的理念不謀而合。

《鐵血軍魂》沒有臉譜化的人物、沒有假大空的口號,有的是一張張觸之能及的面孔,一個個鮮活熱血的軍魂。

出品人王海斌説:“做一部良心劇,必須耐得住寂寞。《鐵血軍魂》一定要區別於其他同類題材劇,更要避免做抗戰雷劇。

製作上,我們追求將戰鬥的殘酷慘烈,一刀一槍、一兵一卒都表現得很震撼。同時,本着人文思考的角度完成製作,以劇中各類小人物視角反思戰爭。

希望《鐵血軍魂》播出時,有關戰爭的悲壯、恐懼與震撼能觸動觀眾;希望每個主演飽滿的情緒都能帶動觀眾,深入探索一場戰爭對一個苦難民族榮譽感的粉碎和重建,感受民族信念在戰爭中迅猛重生。”

《鐵血軍魂》4月2日重慶衞視首播,看中國最後一個貝勒的成長,反思一場戰爭對民族靈魂的慘痛撕裂,對亂世兒女的情感激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