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生活小常識>中藥>

柯樹皮的功效與作用及藥用價值

中藥 閲讀(2.41W)
柯樹皮的功效與作用及藥用價值
水煮,去滓復煉,候凝結,丸得為度。每朝空心飲下三丸,浮氣水腫並從小便出。

【拼音名】Kē Shù Pí

【別名】木奴

【來源】
藥材基源:為殼鬥科植物柯樹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thocarpus glaber (Thunb.) Nakai[Quercus glabra Thunb.]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颳去栓皮,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常綠喬木,高7-15m。樹皮暗褐色,內皮紅褐色,具脊稜。一年生枝密被灰色短絨毛,二年生枝疏被暗黑色毛。葉互生;葉柄長1-2cm,嫩時被毛;葉片革質,長橢圓形、倒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長6-14cm,寬2.5-4cm,先端突尖、短尾狀或長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近頂部有2-4個淺齒,上面深綠色,光亮,下面灰白色,嫩時密被鱗毛,老時無毛,側脈6-8對。花序單生或多個排成圓錐狀,常雌雄同序,雌花位於雄花之下;雄花序長5-10cm,花極密,花被6裂,外被毛,雄蕊10-12;雌花序長10-13cm,花軸粗壯,花每3-5朵聚生,花柱3。殼鬥杯形,近無柄,包圍堅果基部,直徑0.8-1cm,高5-6mm,鱗片小,至三角形,緊貼,略連成環狀,有灰白色細柔毛;堅果長橢圓形,先端尖,被白粉,直徑0.8-1.5cm,高1.5-2.5cm,果臍凹下,深達2mm,表面暗赤色,有光澤。花期9-10月,果期翌年9-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400-1000m的山地闊葉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長江以南各地。

【性味】辛;隆平;小毒

【功能主治】行氣;利水。主腹水腫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本草拾遺》:主大腹水病,取白皮作煎,令可丸,如梧桐子大,平旦(服)三丸,須臾又一丸。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