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生活小常識>中藥>

箭桿楊的功效與作用及藥用價值

中藥 閲讀(1.27W)
箭桿楊的功效與作用及藥用價值

【別名】鑽天楊、白楊樹

【來源】
藥材基源:為楊柳科植物箭桿楊的樹皮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pulus nigra L var. thevestina(Dode)Bean[estina Dode]
採收和儲藏:秋、冬季採剝樹皮,曬乾;夏季採葉,鮮用。

【原形態】大喬木,高30-40m。樹皮灰白色,較光滑。枝向上直立,樹冠塔形狹窄;小枝無毛,圓形。葉互生,較小,闊卵形或菱形,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先端急尖,邊緣具鈍齒,表面深綠色,背面淺綠,無毛;萌枝葉長寬近相等。葇荑花序,有時出現兩性花。蒴果2瓣裂,先端尖,果柄細長。花期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我國華北、西北各地廣為種植。

【性狀】
性狀鑑別 葉皺縮,展平後闊卵形,長4-8cm,寬3-7cm,邊緣具細鋸齒,並有半透明的狹邊;葉長4-8cm,寬3-7cm,葉柄側扁。氣微,味微苦、澀。
樹皮呈片狀,厚1-2.5mm。外表面粗皮多已除去,淡黃或淡黃棕色,內表面淡黃色,光滑,有細密縱向紋理。斷面裂片狀。氣微,味淡。
性狀鑑別 皮解離組織:纖維梭形,胞腔線形,石細胞不規則形,壁厚,壁孔、壁溝明顯。
樹皮橫切面:木栓層多已除去。皮層薄,韌皮部由篩管、韌皮薄壁細胞及韌皮纖維束、石細胞組成。石細胞、晶纖維束與篩管羣及韌皮薄壁細胞交互排列呈環帶。韌皮射線為1列細胞。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涼血解毒。主風濕痺痛;腳氣腫;肝炎;痢疾;燒燙傷;疥癬禿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