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熱點資訊>熱點>

銀行理財產品的套路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安全|令人

熱點 閲讀(7.75K)

震驚!銀行理財產品的套路: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安全,大家要注意!“某某君,你想賺錢嗎?趕緊買我們銀行的理財產品吧!”這個時候,如果你真的心動了,以為對方的理財產品收益高,那就悲劇了!因為,他們説的話都是套路!投資有風險,購買理財產品,一定要小心哦!

銀行理財產品的套路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安全 令人

很多人都接聽過銀行的電話,客户推銷某某理財產品,聲稱這種理財產品收益很高,而且非常安全!其實,你不知道銀行理財產品的套路,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安全。所以,大家一定要小心防範,不要被高收益矇蔽了心智!

你以為銀行有錢,就能保障客户的資金安全?其實,銀行理財產品的套路: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安全。要知道銀行不是慈善機構,也不是“救世主”。他自己也不傻,銀行能夠給我們提供“高收益”,它自己是怎麼做到的呢?套路很簡單,無非就是這兩點。

銀行理財產品的套路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安全 令人 第2張

第一點:銀信合作或者銀證合作,也就是説銀行和信託公司合作或者和證券公司合作。説到證券公司大家都明白,那麼什麼是信託公司?信託公司其實和我們平時常見的基金公司差不多,工作原理是一樣的:“有錢人”(最少投資100萬)通過契約或者遺囑的形式把錢交給信託公司打理,最後賺的錢歸這位“有錢人”或者他指定的受益人所有。

花捲在這裏大致構思了一下銀信合作的“套路”:XX信託公司發行了1億元,收益率是8%的信託產品,這個1億元誰來買,普通人可吼不住,但銀行行,它有錢,它們買下了1億元的項目,然後銀行把它拆分成N個收益率為4.2%的理財產品賣給投資人,賺取了3.8%的差價。

所有人都知道,銀行在徵信方面是很NB的,誰誰是“土豪”,誰誰欠了我多少錢沒還,銀行了然於心,他們通過這種信息收益和客户資源把你引導去買他的理財產品,賺取了差價是穩當當的買賣。

也就是説,為這些理財產品買單的,還是那些投資者。細思恐極有沒有,本打算薅羊毛,沒想到被薅羊毛了。不過能收穫4%的收益,雖然不高,但也比存款好。

第二點:期限錯配。什麼意思了?打個比方,你租一個房子,房東規定你在每月10號之前上交當月房租,但是你的工資卻是12號才發,導致時間不對稱,這就是期限錯配。

期限錯配可以説是銀行最大的毛病,雖然説監管層三申五令地警告風險,但是在巨大的誘惑力下仍然屢禁不止,銀行期限錯配模式大致是這樣:

YY銀行發行6個月年化收益率為4%的理財產品,籌集到1億的資金,然後YY銀行用這1億的資金投資到期限為2年,年化收益率為7%的項目,這就是銀行的期限錯配。

説到這大家都看到了,期限錯配最大的問題什麼?我們短期(6個月)的錢是投資到期限長(24個月)的項目。要想這個項目順利就需要最少發行4期(24÷6)短期產品,但是問題來了,當其中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或者發行短期產品不順利怎麼辦。是的,很容易造成流動性危機或者資金鍊斷層。

很多讀者感到困惑,銀行理財存在上面兩大風險,為什麼過去我們的收益率還是能得到保障呢?這還得從銀行的定位跟屬性來看,對銀行而言信譽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信譽就沒人敢去那去存錢,沒人存錢的銀行還能叫銀行嗎?為了信譽它承諾的事情就必需做到。

所以,它承諾給客户4%的收益即使達不到,也會想方設法地用自己的自有資金去彌補,這就是專業人士所説的剛性兑付。

不過恰恰在這時,打破剛性兑付的聲音似乎出現了,銀行不再為客户資金兜底,這樣一來銀行理財還是“無風險產品”嗎?不過,銀行作為一個龐大的金融機構,總能通過各種文字遊戲,給剛性兑付換一張皮。

不論怎樣,銀行理財產品的在目前國內市面上,還是不錯的,尤其是當你的錢不足以投資房產,而且又沒有什麼其他好的投資品可選擇時。反正各自安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