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熱點資訊>奇聞趣事>

古人“男女授受不親”是説説而已還是有嚴格要

奇聞趣事 閲讀(1.48W)

古人“男女授受不親”是説説而已還是有嚴格要

明沈採《千金記》第十一出:“多謝客官。自古道‘男女授受不親’,待奴家放在地下,客官自取。”那麼,“男女授受不親”這條規則的約束力到底如何呢?

據《孟子》記載,男女授受不親,是一種禮儀。“授受”,就是施與和接受;“授受不親”,就是指沒有親屬關係的男女不得有身體接觸。《禮記》中記載了這樣一段對“男女授受不親”的要求:孩子(指姐弟或兄妹)長到7歲以後,男孩與女孩就不能在一起睡覺了,也不能在一起吃飯。而且,男人和女人是不能雜坐的,就是使用同一套洗漱用品都是不被允許的。可見這“男女授受不親”的要求有多苛刻。

其實早在戰國之前,男女交際上並沒有這麼嚴格規定,人們羣居而生,這種禮儀是行不通的。有資料記載,在西周時期仲春之月,男女是可以自由相會,嬉戲玩耍的。西漢以後,儒家學説取得正統地位,禮教受到貴族之家的重視,豪門望族強調男女隔離,防範夫妻之外的兩性有過多的接觸,但並不十分嚴格。宋代程朱理學興起後,出現了“男女之大防”的説法,官宦之家,多將婦女禁於內室,不許她們邁出家門。為了達到控制女性的目的,男人還向女人灌輸貞操觀念。因此,許多正常的東西都被視為不檢點的行為,並因這種扭曲的“貞節”觀釀成悲劇。明清文獻記載,有女子曾因看見赤膊的男人,便認為不潔而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