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熱點資訊>百姓民生>

大病救助一批、慢病服務一批、重病兜底一批—

百姓民生 閲讀(7.36K)

新華社北京4月21日電題:大病救助一批、慢病服務一批、重病兜底一批——我國夯實保障網攻堅因病致貧

大病救助一批、慢病服務一批、重病兜底一批—

新華社記者 王賓、李鬆

讓貧困羣眾看得好病、看得起病,兜底貧困地區人民羣眾健康醫療服務是關鍵一環。實現精準扶貧直接關係到農村貧困羣眾的民生獲得感。

日前,國家衞生計生委、民政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健康扶貧工程“三個一批”行動計劃》,提出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行動措施。2017年至2020年,組織對患有大病和長期慢性病的貧困人口實行分類分批救治,實現應治盡治、應保盡保。新華社記者梳理了行動計劃三大看點。

看點一:2018年多種大病救治將覆蓋全部農村貧困人口

“疾病已成為貧困增量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國務院扶貧辦黨組成員夏更生表示,因病致貧、貧病交加是我國面臨的現實情況,解決疾病特別是大病困擾成為我國脱貧攻堅需要啃的“硬骨頭”。國家衞計委相關數據顯示,在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人口中,患重病、慢病的約有730萬人。

2016年,我國啟動健康扶貧工程,提出到2020年,貧困地區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衞生服務,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時有效救治保障,服務能力和可及性顯著提升。

為落實好健康扶貧工程,行動計劃提出要確定大病集中救治定點醫院,制訂符合當地診療服務能力、具體細化的診療方案和臨牀路徑,確定單病種收費標準,並加強醫療質量管理。

“遴選出的救治疾病均為負擔較重、社會影響較大、療效確切的疾病,包括食管癌、胃癌、兒童白血病等。”國家衞計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貴州、四川等8省區已啟動大病專項救治試點,目前已經集中救治了9.2萬人。2018年,大病專項救治試點要覆蓋所有農村貧困人口。到2020年,擴大到所有大病病種,並對患有大病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救治全覆蓋。

看點二:簽約健康管理讓農村貧困慢病患者有健康“守門人”

我國健康醫療模式正在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實現全民健康離不開全生命週期的健康管理。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提出,實施慢病早診早治,促進醫防協同,健全治療-康復-長期護理服務鏈,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做好慢病管理有助於幫助這部分患者恢復生產生活能力,幫助家庭甩掉疾病的沉重負擔,擺脱因病致貧、因貧病重的惡性循環困境,使家庭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王培安對記者説。

行動計劃提出,對患有慢性疾病的農村貧困人口實行簽約健康管理,建立農村貧困人口健康卡,組織鄉鎮衞生院醫生或村醫與農村貧困家庭進行簽約,為貧困人口提供公共衞生、慢病管理、健康諮詢和中醫干預等綜合服務。

為在確保服務質量的同時控制費用,行動計劃還強調各地結合實際確定定點醫療機構、細化診療流程、明確質量要求,加強基本藥物配備使用。王培安表示,我國對貧困户建檔立卡實行專項管理、動態管理,夯實精準扶貧的基礎,保證“一個都不掉隊”。

看點三:縣域內住院先診療後付費 農村貧困重病患者將有兜底保障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貧困户佔建檔立卡貧困户比例達到44.1%,涉及近2000萬人。鑑於龐大的貧困人口基數,農村貧困重病患者的健康服務如何兜得住底?

行動計劃明確,實行傾斜性精準支付政策,完善大病保險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在起付線、報銷比例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各地要統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商業健康保險等保障措施。

國家衞計委相關專家表示,目前全國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項制度門診報銷比例達57%左右,住院報銷比例達70%。湖北、江西等一些地區正在探索健康扶貧的補充保險,進一步探索實現農村貧困人口“看得起病”的全面制度保障。

到2020年,我國將使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對此,行動計劃強調,要落實好“一站式”結算,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先診療後付費。推動基本信息共享、互聯互通,相關醫保、救助政策在定點醫院通過同一窗口、統一信息平台完成“一站式”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