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熱點資訊>百姓民生>

環保部督查組赴石家莊|石灰廠積塵二三十釐米

百姓民生 閲讀(1.28W)

上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區域空氣重污染,北京市等地在3日就先後啟動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並升級為橙色預警。不過,直至4月6日22時,石家莊才在重污染天氣Ⅲ級應急響應的基礎上,升級為重污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

環保部督查組赴石家莊:石灰廠積塵二三十釐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環保部獲悉,4月6日,環境保護部副部長趙英民到達石家莊開展重污染天氣督查工作,並對“小散亂污”企業羣及涉氣企業進行了重點督查。督查發現,大量陶瓷、石灰廠等“小散亂污”企業羣環境問題突出。

其中,督查組發現平山縣西柏坡高速周邊大量非法石灰石加工企業揚塵污染嚴重。一些地方的石灰加工企業大多未經審批,長期違法生產,造成了嚴重生態破壞,對周邊環境產生嚴重污染。

趙英民對此表示,對於這樣非法的、羣眾反映強烈的“小散亂污”企業,要發現一家,堅決取締一家。對於限期未取締完成的,要對相關責任人嚴肅處理,有效遏制違法排污行為。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小散亂污”企業仍然比較多,雖然這些企業的排放量不大,但由於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比較差,總的污染物排放量仍較大,對當地大氣環境的影響較大。

未經審批企業長期違法生產

環保部稱,石家莊高邑縣陶瓷產量約佔河北總產能的近一半,關於該行業的污染問題羣眾反映一直非常強烈。

督查組在對高邑縣富村鎮古城工業區突擊督查時發現,高邑縣陶瓷企業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問題突出,25家陶瓷企業窯爐脱硫設施未安裝在線監測設施。

督查組在對石家莊一陶瓷企業煤氣發生爐進行檢查時發現,排放出的大量煤焦油如瀝青一般已經染黑了整個房頂;生產車間、料場、造粒塔等關鍵環節揚塵控制設施簡陋、管理粗放,均無法做到達標排放。廠區內外粉塵瀰漫,地面上覆蓋了厚厚的一層白色粉塵。在企業的車間裏,督查人員發現企業在主煙道和廢棄煙囱上均設有閘門,涉嫌旁路偷排窯爐廢氣。

據瞭解,對於高邑陶瓷行業存在的突出問題,督查組已將督查發現問題反饋至地方政府,責成地方政府立即整改。不能做到達標排放的企業,一律停產。

趙英民指出,高邑縣必須對陶瓷行業進行重拳治理,儘快推進工業園區集中供氣措施,實現陶瓷行業統一供氣全覆蓋,確保企業持續穩定達標排放。窯爐廢氣必須經過脱硫設施處理達標後方可排放,並安裝煙氣在線監測設施,對污染物排放進行24小時監控。

同時,督查組在平山縣東回舍鎮白塔坡村、郜家莊村附近的山坳中發現有十餘家石灰生產企業。據瞭解,上述石灰加工企業大多未經審批,長期違法生產,造成了嚴重生態破壞,對周邊環境產生嚴重污染。

環保部稱,企業在檢查時雖未生產,但是據工人反映一直處於生產狀態,只是近幾天剛剛停下來。

督查人員走進平山縣興凱灰廠,石灰窯處於停產狀態,廠區內厚厚積塵足足二三十釐米厚,走過之處,帶起的揚塵嗆得人睜不開眼睛。督查組要求當地政府對這些非法企業進行堅決取締。趙英民對此表示,對於這樣非法的、羣眾反映強烈的“小散亂污”企業,要發現一家,堅決取締一家。

趙英民強調,這些非法企業長期存在,嚴重危害羣眾身體健康和環境安全,對這種環境違法行為要嚴厲打擊。對於限期未取締完成的,要對相關責任人嚴肅處理,有效遏制違法排污行為。

取締“小散亂污”企業設時間表

實際上,“小散亂污”企業污染問題不僅在石家莊存在,同時也是很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環境通病。

針對此次空氣重污染過程,趙英民副部長帶隊先後督查了安陽、保定、天津、廊坊、石家莊等城市,無一例外地都查出了“小散亂污”企業污染問題。同時,從環保部督查組督查的情況來看,“小散亂污”企業污染問題較為突出。

今年1月,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就霧霾問題召開發佈會上指出,去年北京通州PM2.5減少30%,根源在於治理“小散亂污”企業。環保部門將依託科技手段和網格化監管,加大排查、整治“小散亂污”企業力度。

2017年3月,環保部會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及有關單位制定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正式印發,文件在主要任務中明確指出,各地於3月底前完成排查工作,建立管理台賬。北京、天津、石家莊、唐山、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台、邯鄲、鄭州、安陽、焦作等城市,10月底前基本完成違法“小散亂污”企業依法取締工作;其他城市10月底前取締一半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參加第一輪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的224人將赴“2+ 26”城市,全面開展強化督查工作,每個城市全年安排25輪次督查。督查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小散亂污”企業排查、取締情況。

馬軍認為,“小散亂污”企業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確比較多,尤其是在這一區域的廣大縣城、鄉村,一些地方的“小散亂污”企業甚至比較集中,即使北京城區沒有,但在北京的郊區仍有一些這類企業存在。

“‘小散亂污’企業數量大,而且基本上都集中在比較偏遠的地區,這些地區本身的環境管理執法比較薄弱,同時,這些企業也涉及一些民生問題,取締也有一些難度。”馬軍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李彪 每日經濟新聞編輯 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