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熱點資訊>百姓民生>

讓"海歸"報國平台更堅實

百姓民生 閲讀(1.98W)

《人民日報》近日報道,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海外留學人才歸國潮正在奔湧。截至2016年底,我國留學回國人員超265萬,十八大以來佔比達70%。出國與回國人數比例已從2006年的3.15∶1下降到2016年的1.26∶1。

讓"海歸"報國平台更堅實

從“智力流失”到“智力迴流”,作為世界最大留學生生源國的中國,這一變化令人欣喜。曾經,錢學森、李四光、華羅庚、鄧稼先等一大批人才負笈留洋、歸國興邦,成為我國科技發展的中流砥柱。在全球化的今天,“海歸”的知識和視野更加寶貴,他們帶來高精尖技術和現代企業管理理念,推動形成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據新華社報道,目前國家重點項目學科帶頭人中,超過七成是“海歸”。他們活躍在不同領域,在中國與全球聯繫中發揮着橋樑、融合、吸納的作用,幫助中國走出去,也帶動更多外國人才來華髮展。

“海歸潮”並非偶然。第一,經濟發展大勢吸引人才歸來。近年來,西方國家經濟增速放緩,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成熱潮,發展的機會更多、舞台更大。第二,人才政策吸引“海歸”迴流。我國抓住機會吹響人才“集結號”,國家、地方和用人單位引才項目競相發力,自2008年“千人計劃”實施以來,引進教授層次人才數量是此前30年引進總量的20餘倍。第三,良好的就業環境吸引“海歸”回家。簡政放權不斷深化,投資創業環境更優,審批流程更快。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網絡購物、消費升級,市場環境開放友好,文化氛圍充滿活力。而且,目前我國已從全球產業鏈中端向高端邁進,能為“海歸”提供具有發展前景的工作平台和充滿競爭力的薪酬待遇,“海歸”創新創業的熱情被充分點燃。

好政策、好環境、好平台、好待遇,吸引着懷有愛國之心、報國之志的“海歸”競相回國,這背後還藴含着更深一層的意義:與過去相比,今日的中國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海歸”回國能把報效祖國與個人發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唯其如此,才更有吸引力,更有創造力。其實,從“祖國需要”到“需要祖國”,“海歸”的自我成就與家國情懷從來就不矛盾,“個人夢”也完全可以融入“中國夢”。在報效祖國中實現人生價值,在實現人生價值中報效祖國,正是不少“海歸”回國的動力。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 “海漂”18年後回國,成功研發了 “地殼一號”,讓我國實現了“挺進地心第一步”,這既是他“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的初心使然,也得益於祖國發展的歷史機遇和引才育才的制度優勢。良禽擇木而棲,“巢暖”才有“鳳來”,擁有大展所長的舞台,迴流的“海歸”就會越來越多。

舞台搭好了,“海歸”回來了,可現實問題也不容忽視。人才政策雖好,但落地還有難度。相關調查顯示,50%的“海歸”創業者認為一些政策缺乏細則難以落實。引才結構有缺陷,存在“重理輕文”“重技術輕管理”現象,一些領域急需緊缺人才。引才的目標羣體“太高端”,大多數留學生並沒有成為政策的受益者。“引回來”還得“留得住”,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完善人才政策,制定人才評估和激勵機制,搭建更優越的創業平台,營造更開放的就業氛圍,讓“海歸”願意留下來。

文化理念融合不易,“海歸”可能遭遇“水土不服”。海外求學、工作經歷,是“海歸”的優勢,也是他們的劣勢。從行為模式、價值標準到生活習慣、人際關係、辦事程序,“海歸”都需要經歷一個“再本土化”的過程,自我學習和心理調適只是一方面,還要充分藉助各方力量開展文化交流,幫助“海歸”們克服“逆文化衝擊”,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不僅要關心“海歸”的事業,也要關心他們的生活。落户方不方便、房價高不高,需要有針對性地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80後、90後漸成“海歸”主力,“海歸”迴流出現大眾化、年輕化、多樣化的新動向,海歸人才的構成、層次和訴求也呈現多元化趨勢。一些人不再執着於定居一線城市,開始湧向二、三線城市。一些人將目光投向公務員、基層村官等崗位,相關調查顯示,有32%的受訪“海歸”計劃報考公務員。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海歸”人才加速回流,但“海歸”頂尖人才數量仍然不多。面對這些新情況,從國家到地方,是否已做好準備?如何吸引和接納數以百萬計的“海歸”大眾,對其進行引導與支持,讓他們找準自己的舞台、發揮最大的作用,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歷史向前發展。 ”我國正努力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邁進,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需要人才;“海歸”也希望能有更廣闊的舞台施展抱負、實現價值。廣開進賢之路,把“海歸”的個人發展與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統一起來,讓他們歸有所依、歸有所成、歸有所得,才能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當其時,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