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熱點資訊>百姓民生>

《人民的名義》育良書記:導演讓演祁同偉|最想

百姓民生 閲讀(2.03W)

《人民的名義》育良書記:導演讓演祁同偉 最想

《人民的名義》劇照

採訪張志堅,有時候已經會條件反射似的脱口而出直呼其為“育良書記”,他聽了也高興,呵呵笑起來,這樣的好戲和好角色,對於張志堅這樣的演員,也是“好多年才等來一部”。

《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的董昌建,《血色湘西》中飾演麻大拐,到《義者無敵》中的宋哲元,或者《洪流》中的蘇劍奇、《毒刺》中的於盛龍,張志堅的履歷裏,多的是主旋律和戰爭題材的戲,他有革命家庭出身的“根正苗紅”,眉宇間也自帶一股正氣。

張志堅出身於文藝家庭,父親早年是新四軍抗大蘇北第八分校的學員,後來在新四軍軍部文工團工作。從小的耳濡目染,也讓他在成長過程中接觸到不少官員。尤其對“文質彬彬”的官員有不少觀察和見識。

這不是張志堅第一次涉足反腐題材的電視劇。2003年,他參演的《颶風》是一部由最高檢察院女檢察官親手寫就劇本的電視劇。而就在即將播出前夕,新的規定出台,從此央視黃金檔不能再播出涉案題材電視劇。因為趕上了一趟題材類型的“末班車”張志堅記憶猶深,當《人民的名義》找到他的時候,他有種格外的高興。

《人民的名義》迅速走紅,是他沒想到的,關於網絡上年輕人看待這部戲的新鮮方式,P表情包或者組CP這種事,62歲的張志堅説他並不關心。但他確實發現自己多了些年輕人的粉絲。“我不太關心網絡上的玩法,但我相信那些附加的娛樂性的東西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這樣一部劇走紅傳遞的價值觀。”

【對話】

一開始導演讓演祁同偉,最想演的是李達康

《人民的名義》育良書記:導演讓演祁同偉 最想 第2張

張志堅在《人民的名義》中飾演書記高育良

澎湃新聞:《人民的名義》作為一部反腐題材的電視劇,是近年比較少見的作品。遇到這個項目是在怎樣的機緣下?

張志堅:我接觸到這個戲是導演籌備兩個月後,李路和我一樣是南京人,二十多年前他剛大學畢業分配到江蘇台的時候我們匆匆見過一面。這次他給我打了個電話,説希望北京見個面。當時在劇組見到我之後他就特別興奮,一會説讓我演這個一會説讓我演那個。可能我當時去見他的狀態看起還還比較年輕,他一開始讓我演祁同偉,還跟我説了好多祁同偉這個角色的特點。第二天打電話來説他衝動了,祁同偉是高育良的學生,還是太年輕了。

澎湃新聞:這部戲每個角色都很有意思,如果讓您自己選的話你最想演誰呢?

張志堅:我看劇本的時候角色還沒定,看下來我就覺得李達康和高育良這兩個角色都是比較符合我的。可能一開始我還更傾向李達康。因為我一直演軍人,留了十幾年寸頭,也比較符合李達康幹練、改革派的作風。後來定了是高育良,到劇組吹了個大背頭,年齡感一下就上去了。化粧師那時候提醒我和張豐毅,説我們有自己的白頭髮都有意留着,所以大家看到現在兩鬢的白髮基本是我自己的。

澎湃新聞:為這個角色做了哪些準備呢?

張志堅:服裝大多都是我自己的。我生活中沒那麼老氣的衣服,還專門和太太去逛商場。劇中現在常穿的一件幹部服,就是在商場看到的。我一試,我太太就知道這不是我生活裏要穿的,就問我要出去拍戲嗎?那個是羊絨加薄棉的面料,很符合人物的身份,質感很好,價格也不便宜,七八千塊,我就拿下了。還有眼鏡,其實劇組給我準備了七八副備選,但畢竟經費有限,高育良是個學者型的官員,眼鏡還是一個很重要的道具,有些好的眼鏡又有明顯的logo,我也是選了很久,後來自己添置了一副比較貴的。

澎湃新聞:官員作派上有去找一些參考嗎?

張志堅:我父親是一個老革命,從小也會因為這個關係接觸到很多官員,怎麼説都有一些耳濡目染。包括那時候演《人間正道是滄桑》也是得益於從小聽了很多父親的戰友説國共兩黨打仗的故事。有這種感覺。

其實官員並沒有特定的樣子,每個官員都是一個個體。每個人出身不同,經歷不同,怎麼上來的?是農民?還是攀關係?不同的成長作派都不同。官員只是有一個大致的表面輪廓,但並沒辦法説什麼樣的人就是一個官員。

高育良是有理想主義的

澎湃新聞:看到這部劇的劇本第一反應是什麼?

張志堅:看到劇本的第一反應是“太好了”,有十二三年沒出現過這樣的題材了。我對這個題材還是很敏感的,2003年,我在廣州拍《颶風》,是一個最高檢的女檢察官自己寫的本子,本來是2004年要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的。播出前夕出了條規定,《颶風》就成了政策出來前最後一部劇了,後來改到了深夜檔播出。在後面十幾年就沒這個題材了。

這次一看到這個題材,我就很敏感的發現,這是一個很久不見的好戲。不只是題材,對這個劇本我就是非常喜歡,它的人物之好也是近年少見的。尤其頭三集,各種案件層出不窮,人物也很豐富。

但是其實接下這個戲後,大家都很忐忑,對審查、投資都沒底,大家都是奔着劇本好。

《人民的名義》育良書記:導演讓演祁同偉 最想 第3張

“育良書記”表情包

澎湃新聞:因為“沒底”給拍攝帶來一些困難嗎?

張志堅:這部戲除了周梅森的劇本外,最大的功勞要歸功於李路導演。其實中間有些不大不小的投資方,投資方多了,要求就多,其中有些目的不明確的,出發現也不一樣。導演也是下了決定,把一些不同心的資金都推掉了。

澎湃新聞:高育良是一個很具有多面性的人物。你怎麼看待這個人物?

張志堅: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他的“野心”,到後面觀眾就會看到,他的同僚評價他是個“貪天下的人”,他是一個要絕對權力的人。但是他又深諳官場的規則,懂規矩,知道有些規矩破不了。

澎湃新聞:高育良從一個充滿理想的高級知識分子官員,走向墮落。您怎麼看待官員這種“理想與道德的淪喪”的過程?

張志堅:他曾抱有理想主義的。很多官員,不是單説青年時期,就是人到中年,也依然很有理想抱負,但一些人慢慢學會了順勢而為。高育良是有抱負的,但從高校出來後到官場,慢慢發現很多身不由己。他也是真心希望他的學生都是好樣的,但是又怕學生會對自己不利。

澎湃新聞:這個角色其實到劇情後期是有反轉的,這樣的一種角色塑造,對你來説挑戰大嗎?

張志堅:這個角色對我的挑戰就是,我不想把他演成傳統意義上的貪官,我也不知道周梅森和導演心目中的高育良是什麼樣,我心中的他是一步步“形成”的高育良。在拍的過程中我也和導演有交流,李路雖然年紀輕,但很瞭解官場,對其中規則都把握很透。

而且一個角色能“附體”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時間慢慢讓這個角色長到我們身上。一開始還要摸索,到後來穿上幹部服,就是這個角色,大概也得拍了十幾二十天以後。每場戲的環境、對手、服化倒都會給予你不同的靈感。比如進了育良書記的家,才知道這個人物的生活。雖然原來也知道,但在實際的環境裏,這麼大的房子,怎麼走路怎麼説話,都是在這個空間裏有了更具體的概念。在家裏拍了十天,拍到三四天以後,就覺得非常熟悉了。

《人民的名義》育良書記:導演讓演祁同偉 最想 第4張

“育良書記”表情包

老戲骨們演戲舒服,從來不和“小鮮肉”對戲

澎湃新聞:如今該劇廣受年輕人關注和喜愛。您之前有預想到這樣的情況嗎?您覺得這部作品對年輕觀眾來説,最大的吸引力和價值是什麼?

張志堅:我不太關注網絡,也沒想到這次居然有這麼多年輕人會喜歡。最近經常收到年輕粉絲的消息,我自己也很意外。之前在北京還演了《人民的名義》的話劇,有個18歲的小孩,專門從英國飛回來看,還有好些年輕人連買三場,熱情非常高。

對我來説,這個劇的意義在於價值觀,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的戲,讓一家三代人可以毫無代溝坐在一起看一部劇,而且絲毫不用解釋,這就是恆久的,我們永遠會認可的東西。

澎湃新聞:除了價值觀,觀眾看這部劇覺得很過癮的一點,是因為看到那麼多老戲骨飆戲,很酣暢淋漓。你自己演下來感覺如何?

張志堅:現在大家都説“飆戲”,其實根本沒有“飆戲”,在話劇舞台上可能有“飆”這回事,可能今天沒飆好我們明天還繼續飆。但電視是一個一個鏡頭散着拍的,可能這邊情緒剛上來,導演一聲“咔”結束了,又換下一場了。如果説有飆戲,只存在觀眾的觀感裏和導演的剪輯台上。

澎湃新聞:但對手的演技即使在短鏡頭裏也能感受得到,會互相增進表演吧?

張志堅:當然和這些演員對戲都是很享受的,因為大家的閲歷、水平都差不多,對角色的把握和交流,演起來雖然不是“飆戲”,但是是舒服的。

我就從來不和“小鮮肉”對戲,給我看劇本我看到是和小鮮肉演的話我肯定推掉,給多少錢都不幹。那就根本沒法演。

澎湃新聞:陸毅在這部戲裏算是比較“鮮”的了,怎麼評價他的表演?

張志堅:陸毅已經表現很好了,很敬業,從來不遲到早退。我們這些老大哥們大家天天集體超時,他也就跟着我們超時趕工。説實話,他這個角色挺難演的,正面形象嘛,又是個檢察官,限制也多,其實他在現場發揮很不錯。但是和前輩們比起來,確實還差點火候,會顯得單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