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方女性站>熱點資訊>百姓民生>

新華社評論員:致敬|照亮課堂的“瑩光”

百姓民生 閲讀(1.26W)

新華社評論員:致敬,照亮課堂的“瑩光”

這是陳瑩麗生前執教的樂清市大荊鎮鎮安學校教學樓(8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張鋮攝

“假如天堂有老師,應該就是你的模樣。”不久前,浙江樂清市“90後”患癌女教師陳瑩麗,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強忍病痛堅持給畢業班上完“最後一課”的故事,深深打動了人們,也贏得人們對她教師風範的崇高敬意。值此我國第三十三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向生命照亮教育夢想的陳瑩麗老師表達深切追思,也向辛勤耕耘的廣大教育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謝。

有夢想才有追求,有信念就有力量。面對足以擊倒任何人的癌症病魔,是什麼力量令這位纖弱姑娘頑強站立?明知自己的生命即將駛入終點,又是怎樣的信念讓她如此淡定堅守?探尋陳瑩麗短暫的人生軌跡,她從小喜歡當老師,讀師範大學,然後考教師崗位,如願以償成為一名鄉村人民教師。陳瑩麗普通而美好的夢想,平常而簡單的人生,但卻因執着追求而感人,因無私奉獻而偉大,湧動着觸動靈魂的深沉力量。對學生的關愛,對教育的熱愛,使她雖備受病痛折磨卻始終充滿勇氣,釋放着温暖人心的正能量,在逐夢教育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三尺講台上鑄就永恆的青春光彩。

愛是教育的靈魂,是學生打開知識之門、啟迪心智的開始,是滋潤澆開學生美麗心靈之花的甘露。高爾基説過:“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帶着對教育的摯愛,陳瑩麗走出殷實家庭,走進大山深處的鄉村小學。別人眼裏的偏遠山區、清苦寂寞,對她而言是“山清水秀,空氣真好”;別人眼中的調皮孩童、“不務正業”,在她看來卻是心地善良、各有所長。帶着“愛心眼鏡”,看到更多的是學生的優點和潛力。教育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工作。“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就要愛學生,愛就不能放棄。”陳瑩麗秉持“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理念,用真心關愛、真情付出影響和塑造着學生的心靈,成為他們心中永遠的“好老師”。

新華社評論員:致敬,照亮課堂的“瑩光” 第2張

這是陳瑩麗生前照片(資料照片)。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選擇當老師就選擇了責任,就要盡到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責任,並把這種責任體現到平凡、普通、細微的教學管理之中。”面對癌症打擊和病痛折磨,選擇離崗治療修養合情合理。但一聽到畢業班學生的社政課沒有合適代課老師,心急如焚的陳瑩麗瞞着校長、拖着病體,義無反顧回到課堂。在畢業班衝刺中考的最後一個月裏,父親當起了接送她的專職司機,確保上課不耽誤。“生命活得有尊嚴,才是對生命的最好態度。”陳瑩麗用責任扛起生命尊嚴,書寫了以夢想守護生命的動人篇章。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燃燒自己、照亮學生,陳瑩麗老師踐行責任、逐夢講台,是教師的楷模,也是青年的榜樣。作為一名“90後”,陳瑩麗愛漂亮、愛旅行,也愛玩自拍,但在人生價值座標上,她選擇了責任與奉獻,收穫了夢想和信念。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國強民富離不開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呼喚更多像陳瑩麗這樣不忘初心、恪盡職守、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優秀教師。把個人夢想匯入時代潮流,讓青春激情融入偉大夢想,廣大青年才能在各自崗位創造不平凡業績,鑄就別樣精彩人生。

新華社評論員:致敬,照亮課堂的“瑩光” 第3張

這是陳瑩麗日記本里的內容,上面寫着“第一個真正意義的教師節,棒!”(8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張鋮攝

生命的分量無法用長度標註,人生夢想要靠奮鬥來實現。陳瑩麗猶如一束倏然而逝的熒光,短暫卻絢麗,引人深思更催人奮進。如今,一支由陳瑩麗學弟學妹組成的“瑩光”支教小分隊,接續傳遞着教育強國夢想。讓我們銘記這份對夢想的付出和責任堅守,在實現中國夢的時代洪流中找準人生定位、作出無悔選擇,向着遠方,風雨兼程。